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俗节日 > 甘肃西和县乞巧节:中国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甘肃西和县乞巧节:中国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8-22

秦人古老遗风的完整传承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

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是指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西和县乞巧活动,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乞巧中的“巧娘娘”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即七仙女。据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考证《史记·秦本纪》:“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为秦人之祖,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就是以织而闻名,传于后代。织女的传说同周人始祖中发明了牛耕的叔均传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男耕女织经济结构反映的牛郎织女的传说。随着西和礼县交界处的大堡子山秦文公墓的出土,说明秦人发祥于西、礼二县一带,因此“乞巧”风俗是秦人古老遗风。

“国内其他地方的乞巧节多是七月初七当天举行,唯独西和县的从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 ,整整7天8夜。西和县的乞巧风俗,可以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的‘活化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说。

“西和乞巧节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有坐巧、迎巧、祭巧、拜巧、跳麻姐姐、卜巧、送巧等诸多环节,还有祭神、迎水、照花瓣、跳舞、唱歌等内容。每年乞巧节期间,歌声、舞蹈和鲜花就占领了城乡每个角落。路上随处可见 ‘拜巧’队伍,走进任何一个村子,都能看到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气氛之热烈,赛过了春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西和乞巧民俗搜集保护,现已退休的原县政协委员杨克栋说。

2006年10月,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6月,“西和乞巧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积极开展挖掘保护工作

近年来,西和县搜集整理出版了《仇池乞巧风俗录》《西和县乞巧志》等珍贵的文史资料。文化部门先后在20个乡镇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乞巧节”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传授乞巧歌舞的过程中,作为县上领头人的张月兰将原本只有擦肩、十字步和点跳等几个单调动作的乞巧舞改编后下到各个乡村去定点教学。该县还在县城建设了乞巧文化广场,聘请“黄河母亲”雕塑作者、我省著名雕塑家何鄂在晚霞湖风景区建成了大型织女雕塑。从2005年开始,先后举办四届乞巧文化旅游艺术节,县秦剧团新编秦腔《七月七》在兰州上演,受到观众好评。县里还邀请中国民俗文化领域的专家,举行了乞巧文化论坛,在县上每年组织开展乞巧民俗表演、仇池山歌大赛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乞巧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