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族节日 > 桂东客家“二月二”节

桂东客家“二月二”节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4-18
桂东客家“二月二”节

“二月二”起源甚早,是从古代先民的土地崇拜中形成、发展而来。民间至今仍流行此节,它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龙抬头节和社日。在流传演变中,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现在具有鲜明特色和多种内涵的“二月二”节。

桂东客家人以二月初二这天为“二月二”,亦称“春龙节”、“开春节”——“二月二”过后,农民就要开始进入农耕、播种时期。客家人迁徙定居后,都要在村边修建土地庙,供奉土地公(在当地称之为“伯公”)。这天客家人备好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祭土拜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俗,它传承于民众之中,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来源于民众世世代代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接受,而形成自觉的传承载体。……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此,桂东客家人在传承“二月二”节俗的过程中,既保留有北方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某些内容,又结合了当地祭社习俗,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客家“二月二”习俗,“二月二”节活动以贺州最具代表性,贺州又以黄田最典型。贺州“二月二”这天,各家宾客盈门,街上热闹非凡,从各处来的商贩云集;前来吃节的人们穿流如梭,车水马龙;游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人们焚香祭社,上文武庙祭文武帝祈福、求子,处处炮声不断;人们舞龙耍狮,百戏杂陈,处处体现地域和民族特色,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

本文以贺州黄田为例,探讨桂东客家“二月二”节习俗。

一、精心准备“二月二”节

早在“二月二”节前一个月,贺州黄田就有人开始为“二月二”节做准备了,平常开始一点点地购买或自制糍耙、糕饼、糖果、点心等物品,到“二月二”节前一周内各家各户达到忙碌的高峰,主要是准备“吃节”的盛食:杀鸡宰鸭,准备猪肉、购买或自制做黄田双扣肉的原料;打扫、收拾屋子,在大门前贴上喜庆的对联。每家都以鲜艳醒目的腊光纸,色彩各异的彩布、彩纸扎成彩球或彩灯,悬挂于家门前。贺州商家早早地去外地进货,有水果、香纸、糖果、民族特色小挂件、小孩玩具、汽球、花炮等,以备“二月二”期间卖个好收入。二月二筹委会更是忙于准备庆祝“二月二”节各种文艺活动及设计“二月二”节当天游街路线图;文武庙管委会则准备香火烛纸,仔细打扫、清理文武庙各个角落……可以说,“二月二”节前一周,到处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景象。

二、丰富多彩的“二月二”节庆活动

现在“二月二”节有两大特点:一是过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备足猪肉,杀鸡杀鸭,制作糍粑、糕点,热情款待亲戚朋友。二是在“二月二”节期间,开展以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多种活动。

1、祭社、祭土地伯公

对养育广大民众生活的土地,贺州黄田人是以崇敬、感恩的心去对待和祭祀的。多数人在春、秋二社祭祀社王爷及土地伯公,当地对土地伯公和社王爷没有明确的区分。此外,在除夕、初一、十五、红白喜事、建屋砌房前后、清明等传统节日时都会祭社、祭土地伯公。在村头大树下、村口或村里等到处可见简陋的土地伯公庙或社坛。祭社形式有公祭、私祭两种。公祭多在“二月二”节或隆重的祭祀宗族祖先时,该队或全族人参加祭祀土地伯公;私祭的形式最为常见,逢初一、十五,“二月二”及其他传统节日时各家各户分别去祭祀。人们认为祭祀土地伯公、社王爷,能保佑风调雨顺、大吉大利、人丁兴旺,加上祭祀程序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祭拜土地伯公、社王爷的次数最为频繁,祭社在黄田“二月二”节活动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月二”祭祀时,是在祭祀祖先、文武帝神像的同时一起祭社、祭土地伯公,所用供品都一样,多是熟鸡、鱼、猪头、糖果、酒水等。在村头的社坛前祭拜土地伯公(或社王爷)的供品还有现代用金黄色塑料纸做的金元宝,及两捆20厘米长、小手指粗的木柴,每捆约十多二十根,中间用更粗木棍连接起来,实际就是当代农村一担柴的微型缩影及模型。那样做是为了求财源广进(“柴”与“财”谐音),生意兴隆。祭祀程序一般是:人们来到社坛或土地伯公神龛前,先摆上供品、三只倒有酒水的杯子、三双筷子,接着点燃一把香烛后均匀分为三份,双手持香烛对神叩拜三下,口中默念感谢和祈祷之语,叩拜完后把香烛插在香火炉中,没有香火炉的就直接把香烛插在地面上,随后再放一挂鞭炮,再叩拜三下,把供品一一撤掉收回,整个祭祀程序结束。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