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传统节日 > 陕西韩城清明节习俗

陕西韩城清明节习俗

作者:郭德源来源:网络2018-08-2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令。每年这个时候,气候转暖,酥雨普降,一年中的农事活动,从此开始。故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而在这时,大地返绿,空气清新,城市的人纷纷走向郊野踏青,农村的人则在村中扶起大秋千,供大人嬉戏,在家里绑个小秋千,供儿童玩耍。少年则糊个风筝,三三两两跑到村外,在绿油油的麦田里纵情放飞,尽享春日的快乐。

由于“寒食”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而“清明”又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令,“寒食”又在“清明”前一日,为了方便,据说在唐以后,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而一,统称“清明节”。但农村大多还保留着“寒食”的称谓。

昔日清明节前后,韩城农村还有两个习俗。一是娘家母亲要带领主要亲戚给出嫁不久的女儿送蒸食,叫“送清明节”。主要蒸食是一个大枣糕,另外,给女儿、女婿还要各送一个“子推”馍,有人也称“鸡蛋馍”,给女儿送的那个鸡蛋包在馍内,给女婿的那个鸡蛋镶在馍外。体现了古老的生殖崇拜。

另一项习俗就是外婆给小外孙“送猫”。说是“猫”,实际是用上等白面蒸的老虎形状的大型花馍,一大一小,大的用面5斤,小的用面3斤。

为什么要给外孙送“猫”?原因深远。

古时有一种病叫“天花”,传染对象多为婴幼儿,由于缺少有效的医疗手段,因而死亡率极高,侥幸活下来的,也落得一脸“花儿”,俗称“麻子”。以此原因,所以阎崇年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清代选皇太子时,将是否患过天花病也列为条件之一,因为只要得过天花病,就会终生免疫。

自清明节开始,气候转暖,各种疾病开始发作流行,小孩万一染上天花,当外婆的自然要去看望,于是便带上老虎形状的蒸食,放在外孙身边,以虎为形,意在镇邪,以猫为名,取其温顺,为孩子压惊。

清道光年间,预防天花的疫苗“牛痘”传入中国后,人们便在清明节前后给孩子接种“牛痘”疫苗,简称“种痘”。但孩子种痘后总会出现发烧、身体不适等现象。这时,外婆免不了还要去看望。先去一次,提上黄酒,名曰“浇花儿”,再去一次,便是“送猫”。

建国后,由于政府加大了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因而天花等传染病在我国已经绝迹,“种牛痘”一词对青少年来讲,已十分陌生了,而送猫之俗,在有的地方还有遗存。因为它的内涵未变,它仍然表现了外婆对外孙的疼爱。

所以说,韩城的清明节是一个集节日、节令、农事、文化于一体的、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的盛大节日。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