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族节日 文章列表
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紫云自治县、长顺、西秀四县(区)交界处,即革利地区,居住着一支神秘的苗族,他们称其“蒙正”,意思为:遗留在这个地方。“蒙正”分布于上述县(区)68个村,162个自然寨,自称为
祈祷节是藏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动,也是民间性的节日活动,藏语叫“莫郎切波”。 在州内藏区,有两类这种盛会,一是格鲁派的祈祷节;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祷节。
代汝节”是四川省嘉绒藏区重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作“骀日”,意为“功成圆满之日”,是专门纪念为民除害的英雄阿米格东的节日,也是颂吉祥、庆胜利、祈福运、表思念的重要节日。 传说,阿米格东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三川土族为所信奉的“二郎神”和“地方神”而举行的祭祀盛会,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三是甘洛县尔苏藏族群众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还山鸡节。 尔苏是藏族的一个支系,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山鸡节”是尔苏藏族传统节日里民族宗教色彩最浓郁的节日,藏语“琅
彝语“阿依蒙格”,汉语意为“儿童的聚会”,是彝族的儿童节。“阿依蒙格”曾广泛流传于彝语北部方言区,但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如今仅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谷堆乡还完整保留着“阿依蒙格”节日仪式。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居住在甘洛县的尔苏藏族群众就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汇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传统节日----射箭节。 尔苏是藏族的一个支系,相对于西藏、康巴藏族而言,其语言、信
“晒红节”是赣西北铜鼓县客家人的传统节日。“铜鼓晒红节”也称“婆官节”,又叫“天贶(kuàng)节”。 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晒红节”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从南宋祥兴年间延续至今,它再现
下帅壮族瑶族乡位于肇庆市怀集县西北部,距县城57公里,北与连山县接壤,南邻中洲镇,西与冷坑镇交界,是壮、瑶、汉三个民族的集结地,是广东省7个少数民族乡之一,也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下帅壮族瑶
侗族“喊天节”起源于黎平县双江乡黄岗村。 相传黄岗大将吴志和顺利平定狼寨、洛寨山林纠纷之乱后,狼寨自愿划拨出大片林地、田地给他以示答谢,从此黄岗寨成为方圆百里内田土最
六月的黑耳,田畴叠翠,稻花飘香,处处一幅幅田园风光的景象。每逢农历六月的第一个亥日,居住在黑耳的壮族同胞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母亲节那天,家家户户包粽子,以表达壮家人对母亲的崇敬和对生命的
双柏县位于楚雄州南部,哀牢山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地处楚雄、玉溪、普洱三州市交界处,东与易门、禄丰毗邻,南与新平、峨山交界,西与景东、镇沅相连,北与楚雄接壤。全县辖5镇3乡、84个村
农历四月初八,大姚县龙街镇人头攒动,来自四里八乡的各族群众欢聚龙街集镇,欢庆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太子会。 龙街镇太子会,历史悠远,民风民俗浓郁,地域特色明显,它源于大姚县龙街乡
“二月初八日子好,人山人海聚万德;阿哥阿妹喜相会,亲戚朋友大团圆。”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武定县各族人民群众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节日活动在离武定县城100公里以外的万德镇政府所在
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沙桥、一街等英武彝族聚居区,每年春节彝家儿女们都要回老家过年,其原因是这里的彝族年俗年味浓厚、过得非常热闹。同时总结传承家乡年俗是为了让彝家儿女们不忘其根本,继承
在云南省楚雄州罗婺故土上的武定县高桥镇老滔村,至今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彝族传统“赶鸟”节。该节日蕴含了彝族土著文化结合中原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直观演示了古人类的主观活动情景,反映了彝族群众渴望幸福
彝族杨梅节也称六月杨梅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是楚雄彝族群众一年一度的传统杨梅节,又叫赶杨梅会,彝语称为“洒辣窝罗吱嘎①”。 季夏六月,正是杨梅成熟的时节。山坡上红形形的杨梅挂满枝头,彝人在这美好
自然崇拜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初期,当时的人们已觉察到有些自然物对他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好处,把与他们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物加以神化和人格化,进行崇拜。长期留存于楚雄
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族历史沿袭下来的习俗。 除夕之夜,牧民们都要把自家的圈牛犊的地方和羊圈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点清自
藏族是个多节日的民族,一年里,大大小小的节日有一百多个,几乎月月有节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都非常丰富多彩。 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
傣族的“男人节”是专门为傣族男人举办的节日,是傣族节日中重要的节日之一,有其特殊的历史渊源和民族特色。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者米,傣族语即富饶的地方,位于金平县西南部。往这里居
草原上的“珍珠,”通俗地说,是羊羔蛋,文雅一点儿说,是羊羔的睾丸。 “草原珍珠节”是指牧民经过繁忙的春季接羔保育工作后喜庆丰收的一种庆典活动。蒙古族视雄性仔畜睾丸为“珍珠”,以它的形
维吾尔族花帽,维吾尔语叫“朵帕”,被维吾尔族人看作是民族的王冠。花帽如同他们的歌舞一样著名,带有新疆地域的浓郁风情,堪称维吾尔族的象征。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同
侗族摔跤是流传于黎平县的双江乡的四寨、坑洞、寨高、黄岗以及从江谷平、往洞、增冲、榕江的宰麻等地区,是一种集武术与娱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日在坑洞,三月十五日在四寨先后举行
“头顶星闪闪咧,树梢月弯弯咧,树梢月弯弯咧。哎,搬凳排妈妈坐咧,跟妈妈学唱欢咧。一句一句地学呀,一句一句地跟咧。句句都学会呀,字字记在心,喂呀咧嗯嘞。” ——《跟妈妈学壮欢》
农历十月十二是沙里牛王节。 沙里是凌云县的4个瑶族乡之一。牛是沙里人的宝贝。 传说,有一只恶蛟把沙里坝淹没了,抢走了最漂亮的姑娘。正巧,一位神将赶着一群仙牛路过此地,他把
八月月圆节是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要把自己的瓜果和谷等选最好的拿来献月亮,因为月亮为人们分明耕种的节令。当月亮升起的时候,各家把选来的南瓜、黄瓜、包谷、谷穗、水果等(其中梨是不
每年旧历六月的第一个亥日,是师宗黑尔壮族一年一度的棕子节。关于棕子节,在黑尔一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古时候的黑尔,到了六月间,不知那里来的害虫,“吱喳吱喳”接天连夜,把稻谷啃光,使将
上林壮族“灯酒节”在先秦时早已出现,到唐朝时已于民间广为流传,从刻于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的《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宗庙嘉存,世世相习”中可见这一世代沿袭的民族传统壮族灯酒节祭祀盛行的区域仅偏于
上林壮族万寿节又叫智城万寿节庙会,原是上林县的壮族同胞为纪念万寿公王的功德,于其诞辰之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日在智城举行的立庙奉祀仪式。 延续至今,万寿节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壮族芒那节以广西西南部,以隆安县为中心,波及左右江三角洲地带,东起金陵、坛洛,南起扶绥县的中东、昌平、黎渠,西北至田东、田阳、平果、武鸣等县乡镇。祭祀最为集中的是隆安县的那桐、乔建、丁当、南圩等
俄罗斯族报喜节是新疆等地俄罗斯族传统岁时活动,一般在农历三月上旬举行。节日期间人们要进行各种庆贺活动。 农历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
景颇族是勤劳智慧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景颇族在自己民族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其“款仙节”就是景颇民族重要的民间民俗文化之一。相传在很早以前,“款仙节”是在勒佗·勒孟腊若(男)
瑞云畲村位于福鼎、霞浦交界处,辖20多个自然村,生活着蓝、雷、李、钟等畲族同胞近千人,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他们在节庆生活、婚丧嫁娶、服饰穿着、医药体育、民间文艺等诸多方面仍保持着本民族独特
下帅壮族瑶族乡位于怀集县西北部,毗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广西贺州市,是肇庆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农历四月初八是该乡的传统节日,俗称“牛旺节”。 牛旺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是壮族的祖先
皇姑节是云南省广南县壮族的一个独特节日。每年农历四月的第一寅日,广南城郊的壮族群众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身着盛装,成群结队敲锣打鼓、跳钹舞狮,欢庆“丘姑节”。 明朝未年的公元一六四四年,李
畲(shē)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台湾(盘姓为主)、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8%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畲族的传统节日很多,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
每年农历9月中旬,德宏傣族和德昂族群众都身着盛装,携鲜花、水果,带一捧米……一拨又一拨地来到芒市勐焕大金塔进行佛事活动,共同庆祝他们的传统节日“出洼干朵节”。 “出洼干朵节”是消除矛
麻阳月月有节日,或喜庆丰收,或祈求风调雨顺,或祭祖祭神,或保留念想。这些节日,有一大半是源自三苗和荆楚文化遗传,具有麻阳地域特色,但也有汉民族节日文化影响的痕迹。 正 月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丽江纳西族的棒棒节。是丽江纳西族的传统节日。因为是以集会的方式进行,所以也叫棒棒会,亦称“弥勒会”、“米拉会”。是纳西族岁时交易会。 届时,丽江城内人流如潮,街道
首页 上一页 [ 第1页/共15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