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民族节日 > 江西铜鼓六月六“晒红节”

江西铜鼓六月六“晒红节”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11-04
江西铜鼓六月六“晒红节”

“晒红节”是赣西北铜鼓县客家人的传统节日。“铜鼓晒红节”也称“婆官节”,又叫“天贶(kuàng)节”。

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晒红节”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从南宋祥兴年间延续至今,它再现了古老祖先敬奉田地,与自然环境和凶猛野兽进行斗争的精神。这个时节正是夏季农闲、庄稼初熟之际,各家各户便请回已出嫁的姑娘“吃新”小聚,共度这个喜庆欢快的节日。

西向村距离铜鼓县城30余公里,周围崇山峻岭,风景秀美。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这里的客家人保持着许多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每年六月初六,西向人从四面八方相聚在傩神殿,请傩神,舞草龙,杀猪宰羊,祭祀先祖,祈求风调雨顺。

主要内容有:1、晒冬衣被;2、烧高香燃纸放爆拜傩神;3、杀猪祭傩神取血花仪式;4、恭请九位傩神入轿仪式;5、独具地域特色九节草龙祭祀;6、九节草龙引路,鸣锣开道,众傩神巡游乡村;7、九傩神巡游结束归神位;8、猪血花纸祭田地仪式。

每年六月初六,西向村家家户户都要把新旧衣服,就连老人备用的寿衣、帽鞋等,都拿出来晒,以示见太阳,图吉利。相传客家人南迁后,一位极具威望的长者在六月六这天的烈日下晾晒衣物,站立起来突然发现太阳照射在自己身上的身影不见了,阳光从四面八方普照下来,客家人感觉到这是天意,让所晒的衣物可以最大程度地接受阳光照射,于是大家纷纷将家中衣物拿出晾晒,并且约定俗成,每年的六月六,家家户户都要把家中新旧衣服、铺的盖得、翻箱倒柜的拿出来晒,于是这一天房前屋后,到处挂的红红绿绿,喜气洋洋,“晒红节”由此而来。

六月六,适逢小暑前后,田间百虫滋生,又时值夏季农闲,庄稼初熟,人们为去邪驱魔,乞风调雨顺,求去病减灾,便在这一天敬天地,祭傩神,开展大规模的民间祭祀活动,保佑五谷丰登,吉利安康,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向村民素有敬仰供奉傩神的传统习俗,傩神殿一直保存完好,祭祀活动一直绵延至今(文革期间中断),主持活动的“司祭”世代相传。

傩神自西周康王十三年,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村中的傩神殿首次重修于南宋祥兴年间(1278年),前清年间曾毁于火灾后重修,但何年所建已无从可考。现敬奉的傩神头像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73年)重塑贴金的,建筑部分2006年再次翻修。

傩神殿的祭祀活动除文革期间被迫中断外,自建殿以来一直绵延至今,主持活动的 “司祭”代代相传。“晒红节”活动在传承古老民俗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包含神秘的傩面开光仪式,庄严的宰牲祭祀,原生态傩舞表演,热闹的傩神巡游等项目。

“晒红节” 傩事活动有开坛、请神、敬神、祈神、娱神、酬神、送神等环节,“司祭”身穿长袍、头戴花帽,手拿法器,口里喃喃吟语,似说非说,似唱非唱。器乐者,有鼓、唢呐、大锣、小锣,大钹、小钹。锣钹鼓乐与“司祭”的吟唱,时高时低地配合着,司乐者不时和唱,声韵悠扬。期间傩神会被请下神台,由村民们用轿子抬着,九节草龙引路,鸣锣开道巡游乡村。这一民俗活动内中的祭器、祭品、草龙、乐器都有严格的规定和一套完整的程序,是赣西北人文与民俗活动的经典,于2012年入选宜春市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杀猪祭傩神是仪式的重要环节。村民将猪血撒在草纸上,称之为“花纸”。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拿着猪血花纸祭拜后,夹在竹竿上分发给参加祈福活动的村民,由村民回去插在田头地里祭祀土神。

九节草龙独具地域特色。稻草龙共为九节,龙嘴龙尾龙身内部均用竹条做骨架,外表用稻草编制捆扎,红纸装饰,每节稻草中间有根用于撑举的竹竿。有位乡民提着一个写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字样的灯笼在前面引龙。随着鼓乐、唢呐的韵律节奏,那位提灯笼引龙的人倒退着走,灯笼走着曲线,快慢起伏。

每到一巡游之处,家家户户都会出来放鞭炮迎接九节草龙和众傩神,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西向傩神殿供奉有傩神有:大王、先锋、判官、伍子胥、赵子龙、千里眼、顺风耳、王灵官、马元帅、二十四戏。傩戏表演的是内容是妖魔鬼怪肆虐人间,带来疾病灾祸,众傩神同心协力驱逐、擒拿鬼怪造福黎民百姓。傩戏表演中,通过徐缓的规定动作体现傩神的慈穆雍容,通过武术对打等动作体现傩神为民除害的勇猛威严。傩舞中妖魔鬼怪为害、傩神追逐等情节,又具有活泼氛围,充满幽默感。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