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广西北流铜鼓

广西北流铜鼓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4-20
广西北流铜鼓

广西是我国铜鼓最多的地方,解放以来,文物机构陆续收藏的铜鼓达五百多个,其中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铜鼓有三百二十多个。广西境内铜鼓最多的是北流县,现存铜鼓二十四个,上调自治区十个。

铜鼓,是我国西南部少数民族铸造的,始于汉朝至唐朝年间。

据一九三五年编修的《北流县志》记载: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二月,石一里庞坡上里许,溪边水潦冲击,见铜鼓一。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四月初二,卞一里乡民掘地种竹,挖获铜鼓一。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扶来里大伦山崩,出铜鼓一。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小一里村人挖土得铜鼓一;小二里冲头村附近村中一泥穴出铜鼓一。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罗卞区仁德乡寨月坡村民扩辟旧宅地堂角,挖出铜鼓一。

解放前北流县留存下来的铜鼓十个。解放后又出土铜鼓二十多次。如一九八三年一月,平政乡六沙村群众打屋地,挖出一个铜鼓;五月,石窝乡煌炉村农民除木茹草又挖出一个铜鼓。一九八四年六月,白马乡白马村石龙堂村民梁瑞年的妻子牧牛,在橡胶树带地上突然发现绿锈斑驳的铜片,忙叫丈夫扛锄来,挖出的是一个大铜鼓。

北流附近各县也不断有铜鼓出土。如万历戍午年(公元1618年)端阳,桂平白石山有人动土无意中挖出一个铜鼓。同一天,有人在浔江撒网打鱼,捞起一个大铜鼓。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天,又有渔人在浔江从前获铜鼓的地方撒网打鱼竟又捞起一个铜鼓。因此,浔江这个地方称为“铜鼓滩”其他各县也有因出土的铜鼓而命名的如容县的铜鼓村,博白的铜鼓潭,贵县的铜鼓岭,北流的铜鼓寺,等等。

对现存的铜鼓,中外学者研究之后使之分型别类。如明清两代学者把铜鼓分为“伏波鼓”、“诸葛鼓”两种,认为大的是“伏波鼓”,小的是“诸葛鼓”。德国学者迈尔和夫瓦,1898年把五十二个铜鼓分为六类;奥地利学者黑格1902年将一百六十五个铜鼓分成四个主要类型和三个过渡类型。我国学者仿照他们把铜鼓分为甲、乙、丙三式,或甲、乙、丙、丁四式。但都不够科学,不够准确的。现在广西学者经过反复考察研究,明确地把铜鼓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类型。滇系以云南石寨山出土的铜鼓为代表。一九五四年三月,云南博物馆发掘石寨山古墓,第一次经我国考古工作者亲手掘出铜鼓一个,铜形的贮贝器两个。嗣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五七年一月,对石寨山第二次发掘,发现土坑墓二十座,出土铜鼓十五个,钢鼓形贮贝器四个,第六号墓的漆棺底部发现一颗“滇王之印”。据(《汉书·西南夷传》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赐滇王当羌“滇王之印,复长其民”。证实这些铜鼓是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器物。滇系铜鼓最东散布到广西贵县。

一九五五年修筑黎湛铁路,路基穿过贵县贵城镇,从一座晚期西汉墓中清出一大批铜器,其中有一个残破铜鼓,与石寨山的相似。粤系铜鼓以北流出士的为代表,叫北流型〈甲型〉,以灵山出土为代表的叫灵山型<乙型>。北流型铜鼓的特征是体积大而浑厚,鼓面大于鼓胸,有的边缘下折“垂檐”,胸部略直,胸的最大径偏下,腰呈反弧形收缩,胸腰间斜度平缓,只有一道凹分界,多为圆茎环状耳。纹饰以三道弦纹组成晕圈,鼓面晕圈宽而疏朗,鼓身晕圈窄而密集。太阳纹一般是八芒,晕圈内以云雷纹为主体。所以有人又称为云雷纹铜鼓。有的还饰有梭形纹、水波纹、方格纹、帝纹、钱纹、四瓣花纹等,均细致而少变化。还有鼓面立体青蛙瘦小,蛙体无纹饰,一般为四只。灵山型铜鼓则体型凝重,形象精巧,耳为带状扁形,鼓面正体蛙常是六只,皆三足,背有划纹和圆涡纹,多为二弦分晕,鼓面和鼓身各有三道比较宽的主要晕圈,装饰有骑士纹、兽纹、鹭鸟纹等。此外,也有云雷纹、水波纹、席纹、钱纹、四瓣花纹的。花纹比北流型繁缛。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