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大鳌咸水歌

大鳌咸水歌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11-27
大鳌咸水歌

大鳌咸水歌

2007年入选市非遗名录。

分布区域

全镇各村:如新一村、东风村、南沙村、百倾村、新地村、大敖村、新联村等。

历史渊源

咸水歌是沙田地区喜闻乐见的民歌,又称沙田民歌。

沙田民歌是沙田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和文化遗产,是沙田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沙田民歌与人们开发大沙田区的历史同样久远。据有关史料记载,宋、元、明、清时期,先民从中原经南雄珠玑巷南迁,使珠江三角洲的文化有很大的发展,沙田民歌也同时得到完善和丰富,故此,沙田民歌相信已有千年历史。到了明清时期,它才成为珠江水乡最有群众基础的说唱形式,从偏僻的河湾唱到珠江出海口,从边远的小镇唱到繁华的都市,沙田民歌源远流长。

沙田民歌又叫疍歌。疍歌即是疍民或疍家人唱的歌。据中山大学张寿祺教授考证,疍民一词在粤方言中称“疍家”,疍音源于古南越语,意思是指乘小船,“家”为古汉语借词,意指人群。疍家或疍民即是生活在小船上的人群,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水上人家。疍民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的江面和沿海地区,他们以舟楫为家,以捕鱼或运输为生,凡有他们的身影之处,便可听到疍歌。时过境迁,珠江三角洲一带浅海湾大面积泥沙冲积成滩,大部分疍民过上了半渔半农的生活。据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记》载:“珠江三角洲是在三次海侵和三次海退的过程中发育起来的。”受过三次海浸和海退的大片海积滩涂形成了河涌交错的平原区,由于海水是咸的缘故,人们称之为“咸水田”,亦称为“大沙田”。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有大沙田就有人耕作,有人耕作的就有咸水歌。”换句话来说,在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大沙田地区都流行着咸水歌。又据《中国名镇大典》载:“大鳌在元代(1355年)为浅海,明末(1622年)沙滩逐渐连成片,渔民在沙丘搭寮居住,由“三家村”到“七家村”,始成村落。大鳌与珠海坦洲、灯笼沙,中山横栏、万顷沙,斗门上横、大沙,新会睦洲的新沙、石板沙,三江的九子沙、联合,沙堆的大湾、八顷等都是大沙田区,这些地区有史以来沙田民歌都是很流行的。

上一篇:双水山地风筝

下一篇:外海太虚拳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