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钓鱼的历史与起源

中国钓鱼的历史与起源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12-12
中国钓鱼的历史与起源

钓鱼运动起源于古代的劳动过程,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之前。中华民族的先人就是靠以捕鱼为食。考古学家在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骨制鱼钩。这足已证明,中国钓鱼习俗在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已经发现。正如《中华风物探源》(郭伯南等著)中所说:“中国钓鱼史至少已有7000年”。那时的摸鱼、叉鱼、棒鱼、射鱼、网鱼和钓鱼,都是古代人谋生的劳动手段。当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发展到封建社会时期,才逐渐形成了一种体育运动,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自先秦汉魏至唐宋时期,多是文人骚客以钓鱼为清高雅好,垂纶之诗,投杆之文,坐钓叶舟之丹青,不绝如缕。从中反映出钓鱼风俗不断发展的情况。编于春秋时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篇描写钓鱼的诗歌,如题为《采莲》一诗中这样写到:“……之子于狩,言韦长其子;之子于钓,言论其绳。其钓维何?…….”在《竹竿》等诗中篇中也有描写钓鱼的诗句。汉代卓文君的《白头吟》,严代陶渊明、嵇康、张翰、谢灵运等在诗中均有抒发钓鱼的雅兴的诗句。唐代沈全期的《钓竿篇》中的“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上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万山潭伙》等诗篇也有钓鱼寄情的名句。

大诗人李白笔下更是乏钓鱼的妙语,如《酬崔侍御》中写到:“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无非太白醉杨州。”在《行路难》一诗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白居易则专有一首钓鱼怀古的诗篇《渭上偶钓》。尤其是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意深邃恬雅,激起历代多少画家,依诗之意境画出寒江图。其中有的还因此而成为传世名作。晚年贫寒的杜甫和儿子都是钓鱼的爱好者,这在《江村》一诗中有生动的描述。宋代大文豪苏轼、书法家黄庭坚和爱国诗人陆游都多次作诗以写钓鱼情怀。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词赋生动地反映了钓鱼风俗。元明清各代钓鱼之风俗兴盛不衰,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乐此雅兴,也写下了不少精言妙语,描写钓鱼情态,如黄庚、张翥、周永年、黄道周、洪升、黄景仁等诗人。

钓鱼运动虽然起源于古代的劳动过程,但是数千年来,主要还是囿于社会上层人物和文人墨客等有闲人士之中。一般民众(尤其是广大群众)即使捕鱼和钓鱼,也是为了生计。钓鱼运动真正作为一项增强人民的体质和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和娱乐项目,还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慢慢地形成有一定广泛性的体育风俗,尽管喜欢的钓鱼运动者的绝对人数,远远不如参与其它体育项目的民众之多。不过,钓鱼运动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热衷者,也就是有相当的普及性。80年代以来,钓鱼运动有了长足发展。1952年由英国等欧洲国家发起组织和成立了“国际钓运动联合会”。1983年9月“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成立,并制订和执行了钓鱼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等级标准,各种规模的钓鱼运动国际比赛和国内大赛,以及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的联谊赛,邀请赛接连不断。体育报刊杂志常常发表介绍钓鱼知识和各种比赛盛况的文章。1984年面向全国发行的杂志《中国钓鱼》创刊。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钓鱼运动的迅速发展,伴随国家经济的繁荣,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具有独特的修身养性和改善健康状况的钓鱼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人们广泛地参与钓鱼运动,当然不仅仅为了钓几条鱼,而在于钓鱼过程带给人们的无穷快乐。一切过程都是美丽的。当垂钓者将鱼绳投进水中,开始漫长等待的时候,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鱼漂;握鱼杆的两只手,要细心感觉鱼杆儿那怕是一星点儿的抖动。等有鱼儿上钩,垂钓者用力将其抛出水面,那怕只是一条柳叶儿似的小鱼,也会眼前顿时一亮,心中充满收获的欢乐。据喜欢垂钓运动的朋友讲,他自己很少吃自己钓的鱼,每当钓回了鱼来,他几乎全部都送给了街坊邻居或者亲朋好友。他说自己钓鱼纯粹是为了消遣。钓鱼的不吃鱼,吃鱼的不钓鱼,这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更有甚者,费了半天事,好不容易钓了一条鱼,却接着又把它放生了,图得就是个垂钓乐趣。钓鱼可以锻炼人的耐性,在等鱼上钩的时候,那种望眼欲穿、朝思暮盼的期待,是垂钓之乐的最佳境界。垂钓运动贵在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修行养性,陶冶情操,正所谓:垂钓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

在欧美,人们首选的体育运动无疑是钓鱼。但是在最早的时候,钓鱼并不完全是作为一种运动方式而存在的,大部分人钓鱼是为了生存。古代人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去钓鱼。史前人类认为,将鱼钓上来后又放生是完全愚蠢的行为。

现在的情况有了许多改变,装备精良的竞技老手都在钓鱼船上钓鱼,他们有大的船外马达,隐藏的电动马达,石墨钓竿,还有几大盒子的诱饵。电子仪器通过声波监测并寻找鱼的踪迹,测量水的温度、酸碱性和氧气含量。他们钓鱼绝对不靠运气,因为现在先进的钓鱼器具是他们的先祖做梦都想不到的。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