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舟曲县“东山转灯”

舟曲县“东山转灯”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5-11
舟曲县“东山转灯”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乡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被称做是舟曲县东山乡村民的狂欢节。研究人员认为,“东山转灯”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表演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既包括传统的转灯踩道、迎灯送福,也包含着保佑一方平安、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的新内容。

舟曲县“东山转灯”

“东山转灯”民俗活动在舟曲县东山乡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每年由政府支持,各村委会主任组织协调,整个过程从时间、程式都已成为一种定俗,一种自发活动,并无具体的传承谱系,主要由各村委会主任和各村会东(村社火会的负责人)安排,周边群众一起参与。

舟曲县“东山转灯”

转灯来历

走马灯,亦称转灯,是我国民间彩灯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的制作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宋代时就已较为盛行),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因为走马灯是根据热空气上升产生推力的原理制成的。

据史料记载,走马灯作为传统民俗玩具,大约出现并开始流行于宋代时期,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走马灯是灯笼的一种,它利用灯笼内部点燃的蜡烛所产生的上升热气流,推动灯笼内部上方的叶片,带动与叶片连接的轴承,令轴承转动。轴承连有剪纸,烛光将剪纸的影子投在灯笼四壁上,剪纸不断走动,形成了灯笼四壁上投影的不断前进,从而产生动画的现象。

舟曲县“东山转灯”

而流传在甘肃舟曲一带的“东山转灯”,无论在制作技艺上还是在舞动形式上都与传统转灯有着明显的差异。

仪式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乡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县东山乡狂欢节。舟曲县文化馆张宝明馆长告诉记者,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东山转灯”不断吸收了宗教文艺的精华,其表演形式和内容有了较大的改变,既包括传统的转灯踩道、迎灯送福,也包含着保佑一方平安、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的新内容。

舟曲县“东山转灯”

据《舟曲县志》记载,在舟曲东山乡、鲁家上湾、真节村一带,自古就有“转灯踩道”和“迎灯”之说。每年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捆扎火把。正月初三后转灯,转灯只限于男子。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及象形的鸡、鸭、鱼灯等;还有身后背灯,长约2尺,上端口略小,可插纸花,内容奇妙绝伦,如“王祥卧冰”等。夜幕降临时,转灯的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跑、烟花不熄,锣鼓唢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引路者为“道头”,按提前定好的字型,谋划协调,迈步前进。转灯人前后相随,人们随锣鼓节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入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入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仪式方告结束。所踩之字,保留数目,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

舟曲县“东山转灯”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