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7-25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斗门水上人,俗称“疍家佬”。他们世代以船为家,居无定所,漂流水上,捕鱼为生,是一个特殊的居民群体。“疍家”历史上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和东南沿海的江河、港湾和海岛上。据中山大学张寿祺教授考证,“疍”字源于古南越语,意指小船。“疍家佬”就指生活在小船上的人,本无贬义,但水上人听来总觉得不舒服。斗门的水上人历史悠久,据1982年在斗门六乡涌口村官田坑贝沙丘遗址的发掘鉴定,这里发现的河卵石、火焦土、贝壳、尖砂粗陶片、方格纹红陶片和双肩石斧等,属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文物。那时,斗门已有水上人在官田坑生息劳动了。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日换星移,沧海桑田。至清代中时,斗门县(古称黄梁都)的莲溪、上横、白蕉的六乡、小托、月坑等已围垦成田。到清末(1908年),白蕉新环、桅夹、灯笼又围垦成大沙田,人们在每个新围垦的围头种下木棉树为记。光绪年间,乾务、石狗涌、大海环等也陆续围垦成田。这样,斗门县自然村已经由清初的17个发展到清末的193个。民国九年(1920年)《香山县志》称:“大托山周遭二十余里,村落环居”,大托刘氏始祖,沙栏黄氏始祖由新会迁来,可见当时围垦造田规模很大,农渔耕作业有了较大发展。至宣统末年,五山、平沙、大虎、二虎,以及白蕉灯笼沙、成裕、赖家等又围垦成田,这成千成万顷的良田沃土为水上人提供了良好的谋生和生活条件,“疍家佬”也就逐渐繁衍增多。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当时,“疍家人”生活在“疍家船”上,这种船长五、六米,宽二、三米,圆底有篷,以桨、楫航行定向,轻巧灵活。疍家人祖祖辈辈使用这种“船”、“家”一体的生产工具,从事以“水”为主的经济活动,时人称之“水上人”,或“疍家佬”。清代诗人李桦有首写疍民生活的诗:“南河堤畔绿杨风,一水湾环两桨中;荡入卖鱼墩里去,午潮刚到石桥东。”

水上“疍家”是在江河里谋生的,生活十分艰苦,渴望能洗脚上岸,过着安定自由的生活。但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水上“疍家”不能陆居,没有土地。到清代中时,清政府才颁布《恩恤广东疍户》令,准予“疍民”上岸定居耕种。于是,才有“疍家”转为沙田农民,开垦荒滩海涂,过着半渔半耕生活。斗门的“疍家”也就改变了生活方式,成了沙田农民。但是,那时的水上人,过的都是泪水和着苦难的艰辛日子,有咸水歌唱道:“水流柴枝随水漂,冚篷艇仔八方摇,有幸上得岸上住,风过茅寮似吹箫。”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水上人能上岸了,也就说此地已围成沙田,可以种植稻谷作物,可维持生计。若有十户八户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小村。斗门的水上人以围为界,以沙为名,在选择住地时,就在围头围尾种上一、二棵榕树或木棉树,作为识记,也作为村的分界。这样,水上的地名大多以“围”或“沙”命名,如白蕉的东围、成裕围、泗喜围,新沙、灯笼沙、竹排沙,上横的合益围、保丰围、米围,还有粉洲、竹洲、南环、新环、大海环、涌口、三涌、石狗涌等等。据统计,2000年底,斗门县6大镇53个村有水上人居住,人口约12.5万人。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疍家人习俗

斗门镇南门冲是当地疍家人集中的一条自然村,有140多户700多人。他们出海打渔为生,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疍家人的生活习俗有趣而有特色。

渔民以船为家,每次出海,除择好吉日,膜拜“天后”外,还有对妇女的一些禁忌,如不能让孕妇或产妇上船,特别是被尊为“龙头”的船头,更不能被碰到,否则船会受污秽,不吉利。

吃鱼的时候,第一筷不能先动鱼头,因为鱼头被视为龙头、船头,先吃鱼头就会把船毁了。吃完一条鱼的一侧后不能把另一侧翻过来吃,否则就会翻船。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对“三”这个数目特别讳忌。他们认为,祭祀活动时香是三支,茶或酒是三杯,饭三碗、菜是三碟、筷是三双,这“三”是“阴”事中常用的,对活人来说是不吉利的。所以人们吃饭时不摆三碗饭,送鱼给别人时不送三条鱼。

卖鱼人对秤十分信仰。卖鱼人不仅把秤视为计算重量的工具,而且还看作“护身符”。以前,交通不便,卖鱼人为了能赶上周邻地区当天的集市,总要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半夜行于野外,总免不了所谓的神鬼袭击,卖鱼佬认为只要鱼秤在身,即可辟邪,就可保平安无事,时间长了就成习俗。因此,视鱼秤为家珍,不随便放置和转卖。

建国后,渔家此类杂俗多已逐步消失。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遗憾

一些传统习俗没落失传

失传的不仅仅是这些渔家杂俗,由于种种原因,独具特色的斗门疍家习俗,逐渐被现代文明同化或逐渐消失。

以疍家婚俗为例,“文革”前水上人家还很流行的婚俗,但之后,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这项融合了广府文化、又渗透了客家文化的特色水乡风俗民情,被誉为疍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灵魂精髓,消失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人更是无从学起。而代代人吟唱的咸水歌,已经不再成为疍家人的“流行歌曲”。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唯独流传至今甚广,且仍有人沿用的是装泥鱼。它起源于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经常在浅滩上跳跃或爬行,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了用笼子诱捕的办法,而“装”在广东方言里即“诱捕”之意。究其仍能延续至今的原因,是装泥鱼作为一种生产技艺,现今仍有很多村民用这种技艺来捕鱼。

尽管装泥鱼村民仍在沿用,但对于未来的传承,不少人提出担忧。斗门区非遗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认为,现今工业社会发达,对河涌环境空间挤压较大,自然滩涂又越来越少,如果鱼儿没有了生存空间,这项民俗面临的传承压力可想而知。

广东珠海斗门“疍家” 遡源及习俗

拾回

2项国家级非遗再现世间

面临一度没落失传的文化,在国家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后,斗门区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重拾面临濒临消失的疍家文化,传承之路迎来曙光。

2006年,斗门区开始对全区情况进行普查,从70多个非遗线索中筛选出水上婚嫁,通过村民口述、历史记载、图片资料等形式,被进一步挖掘整理出来,“花船迎亲”、“问般太公”、“敬拜海龙王”等13个繁复多样的过程被重新呈现,而作为民间婚俗,2007年11月成功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同样濒临失传的“装泥鱼”习俗,也于2010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疍家人聚集的斗门,一下拥有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