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第一寒门贵子范仲淹

中国第一寒门贵子范仲淹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8-18
中国第一寒门贵子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北宋诗人、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范仲淹父亲范墉早年在吴越为官,后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大宋,任徐州节度掌书记,大致相当于现在徐州市政府的机要秘书。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八月十四日,范仲淹诞生在掌书记的官舍里。

不幸的是,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病逝于任所,母亲谢氏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到吴县老家。掌书记是一个从八品的小官,范墉为官又清廉,没有积下什么钱财,孤独寡母马上陷入了生活无着的窘境。平江府推官朱文翰妻子新丧,经人撮合,谢氏带着幼小的儿子改嫁给了他,范仲淹也因此改名"朱说"。

不久,朱文翰调京任职,就把母子送回他的老家淄州长山县(今山东邹平)生活。朱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并不宽裕。谢氏想让儿子早些赚钱补贴家用,就安排他到一家店铺当学徒。但仅仅干了一个月,朱说就逃回家中,请求母亲让他继续上学。朱文翰知道后,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夸奖他志存高远,支持他继续读书。

大中祥符二年(1009),朱说20岁了,当地塾师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知需求。听说长白山里的醴泉寺来了一位叫慧通的高僧,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朱说于是决定进山求学。

朱说听慧通大师讲《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及诗词歌赋,学业日益精进。进山一年后,参加科举考试,被举为学究,意思是精通《易》《诗》《书》《礼》《春秋》五经的人,朱说从此名声大振。

进醴泉寺读书的第三年,朱说从朱家孩子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伤感不已,发誓要自立门户,重振范家。慧通大师对他说,如果他想更进一步,就要走出长山,走向更高更远的天地。大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的南都学舍是当时中国四大书院之一,朱说于是离别母亲,去了应天府,投师在大儒戚同文门下。

虽然南都学舍是公费学校,但朱说的生活费用还得自理。他特别体谅继父家里的困难,每次回家“补给”米粮,都从不多带。别人都是把米粮交给学舍,搭伙吃饭,他却自备小锅,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等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才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粥凝成了圆圆的一垞,他便拿出小刀,划个十字,分成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学舍周围生长着十几种可食的野菜,朱说下课后,就顺道拔几棵野菜回去,切成细末,拌入一点盐,当作下饭菜。

朱说有一个官二代同学,是应天府留守的儿子,送他一些好吃的。他却一口也不尝,任凭这些食物变质发霉。同学不解,责怪他不该浪费,他长揖谢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领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怕自己一旦享用美食,日后再也吃不得苦了!”

有一次,宋真宗赵恒巡视应天府,天子仪仗,浩浩荡荡,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去一睹龙颜。唯有朱说仍然稳如泰山,手不释卷,同学招呼他,快走啊,机会难得!朱说从容道:“日后再见,也未必晚。”那意思是,不久的将来,他见皇帝如同家常便饭!这等气度,把同学惊出一身冷气!

大中祥符八年(1015),朱说即将赴京参加省试,能否成为天子门生,就看这临门一“举”了。心中难免忐忑,先到到祠堂求签。第一签问他不能当宰相,判词写:不能!又抽一签,问能不能当医生?旁边的兄弟感到奇怪,问道:“男子汉大丈夫,立志做宰相,可以理解;可是转眼又想做个医生,这反差忒大了些吧?”朱说答:“最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者,莫过于做宰相;既然做不了宰相,做名良医,上可治疗君王和父母,下可救治天下苍生,中可以教人保健养生。身处底层而能为百姓解除疾苦,还有比当医生更好的吗?”

但是这一签的判词仍是不能。朱说掷签于地,慨然长叹:“两样都不能,我如何实现平生之志呢?”

当然,求签是很不靠谱的事儿,朱说也不会真正拿它当回事,该读书读书,该考试考试。在当年的省试当中,朱说中乙科第97名,实现华丽转身,寒儒变进士,贵为天子门生。

进士朱说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虽然级别不高,但毕竟吃皇粮、拿俸禄,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对政务做了些安排,便回长山看望朱氏族人,表达了对他们养育和关照自己的感激之情。因为继父朱文翰已于前几年去世,他便将母亲接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由自己奉养。

两年后,朱说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从八品的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在同母亲商议之后,他上书朝廷,正式归宗复姓,恢复了范仲淹的名字。

此后几十年,范仲淹政绩斐然,在泰州修“范公堤”,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赈济江淮灾民,疏通苏州河渠,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提意见,仕途就像坐过山车一般,上上下下,几起几落。景佑二年(1035),宋仁宗赵祯重用范仲淹,升他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他又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结果得罪宰相吕夷简,被贬知饶州(今江西省鄱阳县)。作为范仲淹的小兄弟,欧阳修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眼看自己年近五旬,却依然徘徊基层,不说宰相位置遥不可及,距中央权力中心也差得远,范仲淹未免有点灰心。一天晚上,他看《三国志》,曹操、孙权、刘备机关算尽,只得三分天地,突然觉得十分没劲!第二天,他叫来欧阳修,两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自己创作的《剔银灯》,说人活在世上,少时癫狂无知,老了又瘦弱憔悴,只有中间那一段还好,怎忍心用来追求功名利禄?

但这种颓废消极的状态没有持续多久,一件发生几千里外的大事就改变了范仲淹的人生轨迹。

宋朝建立初期,西北方就存着一个由党项族人建立的割据政权夏州,长期与大宋分庭抗礼。宝元元年(1038),党项首领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建宫殿,定兵制,立军名,颁布秃发令,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

自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来,边疆相对和平,宋朝“遂务休兵养息天下,内外弛武”。大夏建立时,宋朝军力已经非常虚弱,但君臣上下却盲目自大,对西夏十分轻视,认为"元昊,小丑也,旋即诛灭矣"。宝元二年(1039),为逼迫大宋承认大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军十万东进,在三川口全歼宋军两部。消息传来,宋廷一片哗然。朝野上下纷纷规劝宋仁宗,赶紧起用范仲淹吧,只有他出手,才能挡住元昊。宋仁宗是个听人劝吃饱饭的主儿,好好,马上任命范仲淹为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相当于西北军区副司令。

宋军驻扎在一座座孤城里,四边人烟稀少,万物凋零,随处可见断壁残垣。不说跟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京城宛如两个世界,就是跟"参差十万人家"的杭州也没法比。初到西北边陲的范仲淹,目睹这一切,心情十分沉重,夜里挑灯填了几首《渔家傲》,寄给尚在夷陵的欧阳修。

一天傍晚,范仲淹出帐巡营,登高而望,但见斜阳下,寒霜满地,孤城默然矗立,长烟寥寥,连大雁也不想停留,鸣叫着向南疾飞。他开始反思宋朝的内政外交政策,自太祖立宋,就以文臣出任地方军事长官,以武将副之,同时把禁军分驻全国各地,虽然免去了军阀割据之忧,却导致边疆武备松驰,边患不断。想到这儿,范仲淹再填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从边塞风景写起,继而写边塞生活。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呢?景与情互为生发,既表现出边塞的艰苦,又表达了将士们巩固边防的决心,同时还表现出久戍边地、思乡心切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此前,很少有人用词来写边塞生活,范仲淹首创边塞词,并直接影响到宋代豪放词和爱国词的创作,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

范仲淹认真研判了西北形势,制订了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他了解到李元昊起兵时,曾经用羌族人做向导,羌族人的向背是决定西北军事走向的重要力量。于是以朝廷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跟他们签订条约,以使他们逐步脱离大夏,为宋朝效力。范仲淹又修筑了大顺城,遏止白豹城、全汤城一带的大夏军队进犯;修葺了细腰、胡芦等军事要塞,切断了敌军的通路。

老同事尹洙向范仲淹引见了一个年轻军官,说“这是良将之材。”简单一聊,范仲淹就感觉小伙子是可塑之材,教他读《左氏春秋》,并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这个小伙子就是狄青,本来赳赳一武夫,从此改变志趣,认真读书,精通各路兵法,屡次建立战功,成为一代名将。

范仲淹不但大力提拔狄青这样的年轻将领,还充分发挥种世衡等老将的才能,并训练出了一批强悍的士兵。经过他的打造,西北边防军成为一支能征敢战的队伍,大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范仲淹的地盘。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认为“小范老子胸有十万甲兵!”

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请求议和,宋仁宗急于稳定政局,遂于次年跟李元昊达成协议:西夏向大宋称臣,但大宋每年给西夏绢15万匹、银7万两、茶叶3万斤。北宋得到虚名,西夏得到实惠。

此时的大宋王朝,官僚膨胀,冗兵众多,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宋仁宗急于革除积蔽沉疴,宋夏协议达成之前,就将范仲淹调回朝廷,向他征询天下大事。庆历三年(1043)八月,宋仁宗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这年范仲淹55岁,回想起他去祠堂求签的情形,不知会作何感想?

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推出十条改革措施,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公卿大臣们强烈不满,攻击范仲淹引用朋党,制造阴谋诡计。庆历五年(1045)十一月,反对声浪汹汹不止,范仲淹不得已急流勇退,自请出知邓州(今河南邓州)。革新团队富弼、欧阳修、滕宗谅被遣散出京,历时一年有余的“庆历新政”宣告失败。

庆历六年(1046)六月,滕宗谅给范仲淹送来一幅岳阳楼图,说自己被贬岳州后,已将岳阳楼重新修葺,想把历代著名诗词歌赋篆刻在楼上,希望范仲淹拨冗属文,以做纪念。为给身处困境的滕宗谅以鼓励,范仲淹挥毫立就《岳阳楼记》,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话语共勉。

范仲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但"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境为名将",还将自己一生的积蓄捐献出来,在吴县买了1000多亩良田,设立范氏义庄,赡养范氏贫困成员,给予每人每月3斗白米、每年半匹布的补助,如果出去赶考或赴任,还会得到充足的路费。苏州范氏人才辈出,千年不衰,与他设立的范氏义庄不无关系。

尽管范仲淹只做了一年多的“副宰相”,但出于对他功绩和品德的敬仰,后人还是把他记入中国“良相”的史册。范仲淹如若地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