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河北邯郸风月关滏口祠

河北邯郸风月关滏口祠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9-10
河北邯郸风月关滏口祠

风月关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滏阳河发源地,神麋、南鼓两山南北对峙的“滏口陉”处。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邯郸市一大名胜。风月关古称“滏口陉”,属“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历来是军事要隘,坐落在临水镇黑龙洞村西的神麇山下。东汉末年军事家曹操曾利用这一天险击溃袁尚大军。隋末农民军窦建德也在这一带歼灭隋刺史窦宗的官兵。陉口南部的峭岩绝壁下,有一天然石洞,传为主宰人间旱涝的黑龙的洞府,名为“黑龙洞”。

相传有黑龙潜藏,居于此处,其穴为洞。故前人有诗曰:“骊龙出洞去,洞深不可测”。此处则为“黑龙洞”。曾经黑龙王不忍心看老百姓遭殃,从洞里喷出了珠玉一样的清泉,汇流成河,浇灌了两岸的土地,救活了受难的黎明百姓,为了纪念黑龙王的恩德,在洞上为黑龙王盖了庙,从此黑龙洞的大名就此远播。

黑龙洞又名龙洞珠泉,在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滏阳河边,滏阳河是邯郸人民的母亲河,滏阳河源头有三大泉眼:黑龙洞、广盛泉和晋祠泉。其中,黑龙洞石洞深邃。洞上有黑龙庙,依山而筑。洞口由大石砌成,洞壁凹凸不平,洞内曲折幽暗,婉蜒如龙,从古至今无人知其底。黑龙洞是黑龙泉最大的一个喷水口,是太行山地下河水流向地面的一部分,是石灰岩溶洞,由于地下水常年浸蚀而形成。如今,黑龙洞下的黑龙泉,终年涌腾翻滚,游鱼悠然,水草映翠,远近高阁亭榭若隐若现,更添几分幽美。

黑龙洞上的庙宇建筑群称风月关,又名“滏口祠”,坐落在神麋山。原记载,唐代时期此处有庙宇,供龙神。而今,则已失去原貌,但其庄重的气息仍在。院内坐南向北建有卷棚式歇山顶、深宽各三间的黑龙庙,庙内有黑龙爷塑像。庙东侧建有上下两层琉璃瓦顶的昆山明月阁,阁内供有观音菩萨像。

洞口由大石砌成,洞壁凹凸不平,洞内曲折幽暗,蜿蜒如龙,从古至今无人知其底,真是“骊龙出洞去,洞深不可测”。

风月关之上的庙宇建筑群叫“滏口祠”,坐落在神麋山阳一条东西长数十米的石券之上。券西口石上刻有“风月关”三字。由西门拾级而上进入庙院,院内坐南向北建有卷棚式歇山顶、深宽各三间的黑龙庙,庙内有黑龙爷塑像。庙东侧建有上下两层琉璃瓦顶的昆山明月阁,阁内供有观音菩萨像,前厅西墙上还嵌着明进士张应登亲书“登昆山明月阁观泉”诗的石刻一块。据史载,该阁、庙均始建于唐代,由于历代重修改建,已失去原貌,但其建筑庄重紧凑,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风月关依山而筑。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唐代,山门之内有大殿及配房等。大殿原供龙神,洞下深潭,其色黛绿,清泉从岩缝喷涌,泉水从沙际上涌,状如釜中水佛,故名滏水,又因位于鼓山南段(一名釜山)之阳,故名滏阳。

北齐时,道教传入峰峰后,风月关上又成为峰峰著名的道教场所。北齐时弘扬佛教,禁绝道教,拆毁道观,驱散道士。据历史上记载是:“沙门无道士”。至唐代,道教逐渐兴起。风月关上的黑龙洞道观又日渐兴盛,并建于五代,遂有出家道士数人。明清时道教相沿,黑龙庙的道士人数增多。民国时,有道士数人,尤以将道教信仰与普通地方神混而为一,不分彼此。今道观遗址存,无道士,并增加了数十位各路神灵牌位塑像。其崑山明月阁在七十年代因修路被拆毁,路修好后又按照原样修复,并在阁外拓加人行道,其阁上的“崑山明月阁”及对联原样镶在券和墙上。

风月关作为峰峰的古磁州八景之一“龙洞珠泉”处,是历代文人墨客游鼓山滏水必行之处。据史载,仅历代文人在此关上咏赞峰峰的游记诗词达数十首篇。最为著名的有元代李诚的“黑龙洞元代账济文”和明代进士张应登的“游鼓山滏水记”及数首诗篇,称赞风月关的泉水夏清而冬温,至奇也。其他如元代诗人李起岩、杨缚,明代刘湜、纪纯、杨贵诚、杨性鲁、栗永爵、孙谦、贾汝辑、唐曜、李世藩、刘士杰、李士高、左烨、董应芳,清代文人任塾、方孝标、王组、杨方晃、许最、高世寅、裴大鹏等都在风月关上扶栏赏月,动情咏诗。如董应芳的"系柳龙春鞭,濯缨龙洞泉。西来千嶂月,东望万家烟。石冷云铺地,波清鱼在天。尘心与禅意,脉脉总忘一。之山有明山,迢递白云边。地耸层层翠,龙开混混泉。多情频下鸟,无系即为仙。断硒苍苔满,徘徊怅昔贤……"

明月阁上不但供人游览,而且还备有茶饭。“赏月观泉”是极佳境地,尤以每年的六月二十三黑龙爷生日庙会,更是游人如织,还举行盛大的民间花会娱乐活动和物资交流及祷雨仪式活动。

近年来,随着峰峰旅游事业的发展,区政府又在阁后山上建了元宝山公园,并将风月关建筑作为重要景点接待游人观光。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