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川西坝子唯一的龙窑:桂花土陶

川西坝子唯一的龙窑:桂花土陶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3-13

坚持不懈 挖出四百年前的土陶罐

就在这座遍布瓦砾的小山旁,是兰章树根据山头龙窑遗址以及当地人的描述,依照山势而重建的龙窑。

上世纪80年代,从10岁就开始学习土陶制作技艺的兰章树,从家乡自贡出走,辗转多地,一心要习得本领自己建厂。“到了桂花镇这边,发现镇上一般都是推板窑。温度不高规模小,一天24个小时只出两三百个30公分高的坛子。”兰章树回忆,当时窑用的都是铅釉,做出的坛子不耐酸碱。“所以装不得泡菜和豆瓣,镇上装这些的坛子都从外地买。”

这边的泥巴烧不出这种坛子吗?兰章树不信。听镇上人说,这里曾有能达上千摄氏度高温的古龙窑,那以前一定达到过这样的烧陶条件和技艺。顺着当地人所指认的古窑基和窑头,兰章树在已经荒芜的山头上着手开垦。就在残片堆里,他挖出了经专家鉴定为400年前的古土陶罐,并发现了一条被火灼过发黑的粘土带。“龙窑没错了。”兰章树长舒一口气。

“能烧出来吗?”“他想得太简单了。”修筑初期,这样的质疑兰章树没少听到。“他们没真正看到过龙窑,也没有接触过,所以不知道。”兰章树摆摆手,“因为烧出来的东西将就可以用,大家也懒得去深究了。”

桂花镇的粘土是烧土陶的好材料,“很纯净,没有杂质。有的地方的土,夹带黄沙、页岩,耐不起高温,也没法烧成紧实绵扎的土陶。”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章树感叹,如果各个地方都有这种粘土,那就不珍贵了。

即便当地不少的陶窑都改建成更为先进、现代、可烧天然气的倒焰方窑、隧道窑、辊道窑,兰章树仍然坚持着这种古老的龙窑烧制方式。

川西坝子唯一的龙窑:桂花土陶

活龙活现 龙窑体内能耐千度高温

兰章树家有两座龙窑并肩而建,均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修复。其中有一座因地震毁坏,至今只见一土包头,荒废生草。

另一座龙窑,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其窑长20余米,宽10米左右。依山势倾斜,用砖砌筑成的直焰式筒形的穹状隧道长约70米,顶端高约12米,倾斜角为8至20度。此窑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在龙窑穹状脊上的两旁,每隔1.3米开着加燃料的小洞约有50多个。内部用土砖砌成,成拱形状。燃烧室除窑头设有一单独的火膛外,其余均在烧成室的通道内、投炭孔,烧陶时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

沿坡道拾级而上,各层窑室内整齐放置着待烧的土陶和坛子。火塘与窑室间,都由风口和烟道相连,每个窑室下方开有一炭槽。“等距开三寸的眼,以供火气和烟雾的流通。”兰章树指了指洞内。

尽管龙窑上方撑起了工棚,但依然可窥绵延到小山顶的龙身,高耸在端头的烟囱,估计就是龙头了。可以想象,烧窑时,底部熊熊燃烧的火焰与窑头弥漫的青烟遥相辉映,火烧得越猛,这龙的气势越汹涌,一触即发,腾云驾雾。

根据对四川地区大量窑址考古发掘报告,川西的窑形大都为馒头窑和龙窑。馒头窑--外形像一窑圆馒头,多建于平坝,窑室空间1米至数米不等,火塘在窑室的中央。“龙窑其下为火塘,上为窑室,短至五六米,长达数十米。”兰章树介绍,馒头窑和龙窑统称土窑,以柴或煤作燃料,器物在烧制过程中,常采用支钉垫烧、匣钵装烧、摆烧等方法。土窑窑室大小、火塘设置都根据自身的烧制品种、数量而不尽相同。

上一篇:老成都的童谣

下一篇:成都的桐花凤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