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河南安阳林州洪谷山

河南安阳林州洪谷山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9-19
河南安阳林州洪谷山

洪谷山,山因洪谷河流经而得名,也称洪峪山,峪与谷同义,常见于地名。

洪谷山风景区位于安阳林州市西南30华里处。洪谷山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山环水绕,群峰壁立,绿茵如盖。中间一道深谷,长年溪流不断。谷底有三级瀑布,山水断跌而下,犹如一卷长纱。春季满山黄华,流金溢彩;秋季霜打枫叶,一片火红。

洪谷山历史悠久,古迹璀璨。北齐文宣帝高洋建洪谷寺,先后有众多僧人云游挂锡;北齐金灯寺石窟建在万丈悬崖之上,白云缭绕,神秘莫测;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及弟子关全在此买田数亩,躬耕自食,沐浴山光,成为山水画开宗巨匠;明代知县谢思聪在此开渠引水,创建林州最早水利工程——谢公渠。现(2008年)尚存。北魏摩岩石塔、千佛洞石窟、金灯寺石窟;唐代砖塔;明代谢公渠;清代谢公祠及各朝代碑刻等重要文物,其中有省级文物五处,市级文物二处,是游人休阅旅游的好去处。

洪谷胜景,幽雅秀丽。北魏孝文帝、梁武帝、西魏废帝、北齐文宣帝等均曾在此处咏经参禅。五代著名画家荆浩于此隐居,号洪谷子,绘此地山水数万幅,与弟子关仝共创全境山水画派,为唐宋山水画之冠,传世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收藏。

荆浩是我国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始祖,传世专著有《荆浩笔记法》;所画《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洪谷风光,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画廊中的瑰宝。匡庐,本指庐山,因古代隐者匡俗结庐于此而得名。李白吟咏过的庐山瀑布素有“匡庐瀑布誉满天下”的盛名,故荆浩以匡俗自况,以为洪谷大瀑布可与庐山瀑布媲美,遂借“匡庐”之名题画,后世也因“匡庐图”这幅名画而将洪谷大瀑布称为“匡庐三级瀑布”。

洪谷四围,十二秀峰耸峙,碧阴溪、三迭瀑、跨玉桥、五松亭、朝云亭等点缀峰谷之间。明代知县谢思聪曾开渠引水,利民40村,乡人敬之,称谢公渠,并立谢公祠及颂碑数通。

建于北齐的洪谷寺,现存唐砖塔。洪谷寺北行登山,可至著名的金灯禅寺,所谓洪谷金灯即指此处,北崖南谷,妙趣无穷,世所罕见。洪谷山群峰回环连接,深涧幽谷高深莫测,沟尽壁连之处,飞瀑连跌三层崖崭,气势磅礴。五代著名画家荆浩在此隐居,沐浴山光,躬耕而食,自号洪谷子,绘出了以洪谷景色为素材的《桃园》、《太行洪谷图》等传世之作,与其弟子关仝创立了墨笔勾皴法北方全景山水画派,为唐宋山水画之冠。

洪谷山文化底蕴深厚,有唐代砖塔、北宋千佛洞石窟和金灯寺石窟,大缘禅师摩崖石塔,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碑等文物古迹。

洪谷山是林虑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这里重峦叠嶂,奇峰峥嵘,水清林茂,风光旖旎。洪谷山沟口为洪积混合物,呈“冰川泥砾”外貌,其成因有不同说法。洪谷山开发历史悠久,古迹璀璨,有省市级文物9处,分别为荆浩隐居处、洪谷寺、灵鹫寺遗址、唐塔、大缘禅师摩崖石塔、千佛洞窟、五松亭遗址、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碑、谢公祠等,号称“文物宝谷”。景区内设有荆浩画院写生基地及户外拓展训练场等。主要自然景点有:三级瀑布、甘露泉、黄龙潭、鹦鹉峰、擎天柱、龙须寨、蘑菇石、双龟望日等。

谢公祠

谢公祠位于合涧镇南庵沟洪谷山风景区内。始建于清乾隆50年(1785),系当地群众为明万历年间林县知县谢思聪所修。

祠内现存带檐廊祠堂5间,有明清及民国时期碑刻12通。其中有块清同治12年(1873)立的石碑,碑额为八字形,额中书有“修渠碑”3字,碑文曰:“县西谢公渠,其源出于瓮谼,下注城西南之辛安池,为辛安等40余村炊及所资。乃前明万历丙申(1596)谢邑侯创筑,邑人感德不忘,即以谢公命渠,并建祠以祀,志感也……”

谢思聪,为解决县城西南部40余村吃水问题,他主持修建了一条深约3尺宽约2尺的石砌水渠,因此渠原自太行、林虑两山交会处的山谷之中,故取名“共山渠”。

共山渠西引洪谷山水,东到辛安村止,全长18华里。由沿渠椒园、小付街、小屯、圪道、杨家庄、拐头山、木纂、辛安、马军池、北山、豆家庄11村公修共管。渠成至今(2008年)已400余年。2008年上游尚存旧渠2里。共山渠通水之后,有效地解决了沿渠40余村的人畜用水问题。受益村百姓感其恩德,于清乾隆50年(1785),在渠首洪谷山中,自愿集资建起了一座“谢公祠”,将其功绩镌于碑碣之上,并把渠名改为“谢公渠”,以示永久怀念。

在林县县城,人们还将谢思聪入祀“名宦祠”内,是明代64任林县知县中,政绩突出的12人之一。《重修林县志》宦绩传内,明代仅选5人,谢为其中之一。谢思聪的名字,将永远铭记在林州人民的心中。

千佛洞石窟在谢公渠西去0.5公里,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在崖壁中间,坐北面南,洞外有高石台阶,洞口为青石砌墙,东西长3.97米,高2.67米。拱券门高1.38米,宽0.53米。洞内平面同马蹄形,长2.35米,宽2.27米,高3.3米。洞内外共雕大小佛像128个,最大的高2.78米,最小的高仅0.16米。大佛头东侧后刻有宋元祐五年(1090年)摩刻“张商英结缘来此”七字。东、西两壁的南半部,分别嵌砌唐乾封元年(666)刻有《金刚经》4方,《无量义经》半篇,《妙法莲花经》和《金光明经》。洞外东崖壁上刻有《赞佛偈语》,说明千佛洞开凿年代为“大齐武平五年八月建”。石窟刻工精美,形象栩栩如生,为中国石刻艺术之瑰宝。

甘露泉

甘露泉,在开元寺遗址南侧山崖下,呈浅洞形,因水味甘美而得名。水从崖壁间流下,水势甚小,如露滴滑滚,又称“滴露泉”。金《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记》均收录。石壁上曾有历代文人题刻多处。明《历乘·舆地》载:“大佛山寺中一洞,其水涓涓而下,汇为一池,味甚甘冽,经岁不竭,有‘天生自来泉’五字”。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北宋学者李格非(李清照之父)曾随同齐州知州梁彦来游,并题“朝清郎李格非文叔”八字。据民国初年出版的《续修历城县志》记载:宋崇宁年间,齐州知州吴拭,同僚属会饮泉上;宋大观年间齐州知州梁彦,政和年间齐州知州蔡居后,以及政和年间季德修、张励等人曾试茶此泉。到了明代,吴兴徐献忠用来试茶,将泉载入水品。清朝诗人董芸曾咏《大佛山》诗说:“文壁峰高鸟道悬,开元古寺夕阳边。何时自扫风林叶,一试山中甘露泉。”故而此泉又称为“试茶泉”。

泉池旁生有多株海棠,所以这泉池也被称之为“秋棠池”。泉上原建有小亭,名“滴露亭”。因常年风雨剥蚀,泉旁石壁上面的题刻已漫漶不清,海棠树、滴露亭也早已不见,然而这泉却依然潺潺流淌于池中。

黄龙潭、乌龙潭

黄龙潭、乌龙潭——两潭相邻,各有千秋。黄龙潭幽深、静谧,古木掩映的峡谷间,一道溪涧穿绕石垒而下,银色瀑布冲击成暗绿色的深潭。静坐潭边,听古道落叶、宿鸟鸣涧,自然升起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之感。大雨初过,隆隆不尽的闷雷回荡在密林之中。

乌龙潭原由三个大小不一的潭渊组成,古书中记载:“乌龙潭凡三潭,中、上两潭皆高数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2008年),只见一潭。潭水分五股从巨石隙缝中飞扬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银锻的竖琴,在日夜拨动着琴弦。

从黄龙潭瀑布向下走上几百米,然后再向西北方向溯另一小溪上行,不一会儿就可到达乌龙潭瀑布。只见瀑布从几块巨石中夺路冲出,分成三股,只有数米高,然而姿态十分优美。那一股股水流,跌落水中,发出婉转悠扬的乐音;那乌龙潭水,清澈透明,惹人喜爱。游人至此,不禁会体会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含意。

像林虑山其他风景区一样,洪谷山风景区的“造型地貌”也很丰富,有天堂山石林、洪山大佛、形如卧狮的狮子山等等,均是天工造化,成为文物宝谷中的点缀。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