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靖西绣球

靖西绣球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4-20
靖西绣球

靖西绣球因针绣工艺精致,图案、祝词、色彩多样鲜美而闻名于世,饮誉海内外。1987年,靖西绣球获得全国轻工业少数民族用品优质产品奖;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悬挂在会场的吉祥物是指定由靖西县制作的巨型靖西绣球;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悬挂的吉祥物和作为礼品赠送外宾的绣球也是靖西绣球;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悬挂的绣球也是靖西制作。

靖西绣球一般由12片叶瓣组成,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叶尖相对缝合,整体呈圆形,下系球穗,直径6~10厘米,最大的绣球由30片叶瓣组成,直径1997厘米。叶瓣上多绣有图案,如:龙、凤、鸳鸯、十二生肖、梅、兰等。叶瓣中间绣上祝词,如“吉祥如意”、“花好月圆”之类,瓣边镶绣金丝,瓣内填充豆类、木屑等物,布料色彩多种多样。

在过去,靖西绣球是本地壮民族代表爱情的信物,今天演变成壮族的吉祥物。

靖西绣球

相传在古老的部落时代,这里的壮族地区男婚女嫁不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比较文明自由,以歌传情,以歌择偶普遍存在。每逢春节、歌节、家有喜庆都有山歌对唱,甚至在插秧季节,都有男女在田边对歌的习俗,以歌会友当以三月初三歌节最为隆重。男女青年,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男女青年在对歌过程中,通过歌声交流认可对方,唱到情真意切处,姑娘便情不自禁采摘山花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小伙子待过三朝,得到花球就等于得到姑娘的心,花球就成了爱情信物,小伙子凭花球备礼物向姑娘家人认亲,便可缔结百年好合。

花球当信物,男女成佳偶,本是件好事,但也有因此而几乎酿成爱情悲剧的事,那是发生在清朝的故事。

靖西绣球

当时,彩云峒有位貌美歌甜的姑娘叫肖妮,年满17岁,像一朵含苞欲放的山花。每当肖妮在歌场上露脸,求歌的、逗歌的歌声不断,男青年个个搜肠刮肚,尽唱美词妙语来讨肖妮欢心。结果,肖妮的花球抛给了雷吼山弄的冒亮。冒亮是个好小伙,星目剑眉,练就一手飞竹枪百掷百中,远近扬名。再说,到了三朝,冒亮备办了认亲的礼物,怀揣花球,赶往彩云峒认亲。半路上,当他走到赤蟒河时,突然大雨倾盆。冒亮第一个意识到的是用头巾包好花球缠在腰间。他刚收拾好花球,突然听到上前方有人喊“救命!”他一个箭步跑到河边,只见河水滚滚,水中有人忽沉忽浮。冒亮丢下礼品,一个鲤鱼打挺从下游入水,迎着浪头把落水人推上河岸,他却被浪头冲往下游。待他爬上岸,一摸腰间,包头巾已松开,再看花球只剩几根花梗了。就这样,这一次认亲就被山洪冲成泡影。肖妮气得三天三夜不言不语,不吃不喝。眼看天设地造的一对佳偶将不成双,幸好冒亮救的那落水人是肖妮的舅舅,舅舅闻讯前来作证,冒亮才解脱“不守信用毁花球”的罪责。

靖西绣球

肖妮知道自己冤了意中人,追悔不已。一天,肖妮的阿姆背着一篓八角子回家,肖妮正好绣成一张鸳鸯戏水手帕,她突发奇想:何不把手帕包上八角子,缝成花球状代替花球呢?这么一来,纵使雨淋日晒水冲,花球就不怕损坏了。肖妮想到做到,第二年歌节冒亮就得到了一个外包手帕内装八角子的花球,也圆了结亲梦。

肖妮冒亮的美事一传开,壮家姑娘竞相效仿,花球越做越精致。由于是手工绣制,渐渐的就叫绣球了。再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形状。

靖西绣球

绣球作为壮族的吉祥物,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靖西绣球主产地为新靖镇旧州街,被人们誉为“绣球之乡”。全街有绣制能人1000多人,年产绣球10万个,产值100万元,占全村社会生产总值25%,产品远销自治区内外及东南亚、加拿大、日、美、英、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之中有20世纪90年代被中央电视台冠以“绣球王”之名的朱祖线和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授予“中华巧女”称号的黄肖琴。

靖西绣球,驰名全球。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