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廉颇墓

廉颇墓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3-02
廉颇墓

廉颇墓,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俗称“颇古堆”,距县城7.5公里。古堆高约20米,周约30米,基有条石垒砌。背东靠山,面西平原,里许便是淮河。今日为旅游胜地。

高大的墓冢倚青山而建,面朝扶陵谷,奔腾的淮水,绕陵墓而去。墓高约有二十米,墓底的周长大约了也有三百米。此墓为当地政府近年重修,由著名书法家司徒越先生题墓碑,“赵大将军廉颇墓”七个大字,着实出手不凡。

廉颇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他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百战百胜,威震列国。官拜上卿(最高级的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后封信平君,为相国。秦始皇二年(前245年),赵孝成王卒,赵襄王继位,襄王听信奸臣郭开谗言,解除廉颇官职。廉颇离赵投奔魏国,未受重用,后至楚国,也没建立什么功业。他始终思念着自己的祖国家乡,但赵国终究未能再重新启用他。楚王负刍元年四年(前227年),廉颇逝于居楚国寿春(今寿县),并葬于此。

廉颇墓西是寿县八公山乡万亩梨园,春天梨花开时,像香雪海一样美丽壮观,村庄、田野掩映在梨花之中,犹如雪的世界。廉颇墓东北山青水秀,山涧溪流在群山中蜿蜒曲折,山涧两边林木茂密,野生树木姿态各异,林下、林间空地山花烂漫,鸟鸣不断。枕流亭、楚江春亭等点缀山间,别有一番情趣。

廉颇墓为什么会在八公山上

廉颇墓位于八公山纪家郢放牛山之西南坡,当地习称“颇古堆”。墓地是在半山腰陡起的一座高大的土堆,甚至可以说是一座小山包,高60余米,方圆约300米。这墓当初兴建时,看来是很讲风水地脉的,凭仗高山,遥对大河,立于墓顶,放眼四望,西向里许,淮水就象一条飘舞的白练,飘然而去;四面林木葱郁,山青水秀。墓有青石环绕,石下是暗沟,可防山水冲刷。墓地周围是一大片梨树,春来株株玉树银装,璀灿晶莹,远远望去好似下了一场纷纷的白雪,惹得蜂蝶喧舞,把几里路的晨风都染香了。

再向远处望去,朝阳如火,背衬的驴蹄山象一队青色的铁骑,凝铸在天际,面前的淝河象一柄染醮血红的大型古剑平跌在苍茫的原野上,景象雄浑而壮丽。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将军。赵惠文王时,廉颇曾率师破齐,取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转为上卿。他与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之役,廉颇率军坚壁固守三年,使秦兵师老无功。后来赵国中了秦国的反奸计,以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位,秦国大将白起督师置攻,赵军大败。白起子长平宪谷(古称杀谷)活埋了赵军降卒40万之众。赵孝成王十五年,廉颇又领兵大破燕军,封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获罪奔魏国。

后来,赵国被秦兵围困数次,欲重新复用廉颇,廉颇也思念赵国,赵王派使者往魏国接请,但使者为廉颇仇人郭开所用,于赵王前大肆讥谤廉颇“每饭三遗矢(屎)”,结果廉颇未能被起用。此事被楚国知道,楚考烈王便暗地里派人接近廉颇,迎至楚。但廉颇在楚为将无功,后卒死在寿春,也就没受到什么封号。廉颇的事迹,《史记》中有传述,其中廉颇由“负荆请罪”以至“将相和”的故事,流传千古而不衰,并被编成剧本,盛演至今,为家喻户晓。

由于廉颇客死寿春,无功于楚,葬礼也就不可能有多隆重,墓冢也没受到特别的保护和重视,所以寿县北境向有“十八廉颇墓”之说。虽然史书上有明确的廉颇葬在八公山之记载,如《史记•正义》载:“廉颇墓在寿州寿春县北”,《太平环宇记》引《古今冢墓记》载:“廉颇葬于肥陵牛麓。”“肥陵”即今寿县北山,“牛麓”或即放牛山。但是,却不能具体确认在何处。

使廉颇墓得到确认而重见天日的功劳应归于清代大学者李兆洛。根据墓砖,李兆洛研究确定,由于廉颇无功于楚,未获得封号,所以死后只能用赵国的封号为“信平君”。按“癸亥岁”推测,时间乃秦始皇八年,赵悼襄王七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据《史记》载,廉颇于悼襄王元年(丙辰)奔大梁(今河南开封),楚阴使人迎焉。楚考烈王于二十五年薨(死),又值李园刺杀了春申君黄歇,楚国大乱。廉颇之卒当在楚考烈王薨之后,故廉颇墓前无阙(即石柱、石器等表示身份的葬品)。因此,李兆洛断定,“癸亥乃廉将军埋葬之日也。”并将此编入了他所撰写的《凤台县志》中。

廉颇墓经李兆洛勘查确认之后,已经成为八公山中重要的风景名胜之一。每逢清明,桃花如火柳如烟,四乡百姓忘不了到这里来添一捧士,以表达对一代名将的崇拜。传说过去有一盗墓者将墓挖开了一个小洞,忽听墓内壮吼如雷,撼天动地,盗墓者吓得拔腿就跑,只摸得墓里的一枚箭簇。村里的老人还说,在月白风清的夏夜,徐徐清风中会传来缕缕古琴声,悠扬婉转,如歌如诉,仿佛是老将军在借琴声抒发重上战场的渴望,表达对故国的深沉思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