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文章列表
剑川民间艺术 白曲  白曲即白族民间歌谣。剑川是白族民间歌谣的主要发祥地,被称为“白曲之乡”。列为全国艺术家科重点科研项目的《白族民间歌谣集成》收编的479首歌谣中,剑川的
“南诏奉圣乐”。这是公元八百年南诏王异牟寻向唐朝进献的大型歌舞。仅其乐部就设有龟兹、大鼓、胡部、军乐四部,可谓管弦鼓乐俱全。舞人六十四名,身着民族服装,手执羽毛,以四纵四横十六人一组的正方队形交
鹤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大理和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之间,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素有“泉潭之乡”和“名兰之乡”的美誉,是一方钟灵毓秀的沃土。鹤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通武达,人文荟萃,作为“大
“吹吹腔”又名吹腔,以唢呐吹奏为主要音乐而得名,俗名“板凳戏”。是白族人民创造的一个古老剧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是白剧当中最古老的一种戏剧,与“黄梅戏”、“越剧”同属板腔体。据当地民
农历二月十五,一年一度的弥渡县苴力镇五台山对歌会如期举行。来自弥渡及祥云、南华、巍山、南涧等县的彝族同胞,穿上民族盛装,纷至沓来,云集五台山大寺,吹起葫芦笙、弹起土三弦、拍打着羊皮褂,对调子、唱
弥渡民歌”源远流长,南诏的天宝战争,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带来北方文化的阳刚之美,南诏文化的古朴苍劲,江南文化的婉转缠绵。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了独特
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为“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清朝初年改为“天安之门”,后简称为“天安门”,沿用至今。天安门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是皇城乃至紫禁城对外
锦鸡舞 锦鸡舞来自丹寨县。舞台上,在8名苗族小伙的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24名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
提起丹凤的天主教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挪威人王耀基牧师来龙驹寨传教,至二十九年(1903),而龙驹寨教堂(福音堂)最早建于东街,有房29间,是商洛市第一座教堂,也是当时陕西省
想知道一个地方文化发达与否,只需看一眼这个地方的古老建筑,就能了解个七八成。 丹凤,秦岭南麓的一座美丽山城,不但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文化积淀深厚,既有秦文化的激越粗犷,又有江南文化的温
七江炭花舞是梅山地区渔猎文化的活化石。唐宋时代,龙灯、狮子传入七江一带,夜里舞龙舞狮时,人们用炭灯照明开道。从此,炭灯与龙灯、狮子融为一体,衍变成新的炭花舞。七江炭花舞的内容有三类:一是对氏族图
辛集农民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这里的人们就有画、绣、剪、编等,民间传统。五十年代,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束鹿农民画,清新质朴,范围广泛,人民美术出版社曾经出版过《河北束鹿县壁画选》和《
建水是一座被称为古建筑、古民居博物馆的历史古城,同时,它还是一座民族音乐的宝库。“花灯”便是这座宝库中最为耀眼的一颗珍珠。它不同于现今在云南各地流行的汉族花灯,它具有浓郁的地方韵味和彝族风格,它
一、建水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为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把制陶用的粘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之烧结成为坚固
在国内,阳江与山东的潍坊匹敌,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实力最为强大,最有可比性的两个流派。 广东阳江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
黎候虎,是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东北部,属太行山腹地黎城县的一种民间工艺品--布老虎。1998年,黎候虎被国家邮电部选为生肖邮票图案。现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虎为兽中之王,被作
儋州山歌是儋州民歌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不仅具有严格的平仄声律,而且具有独特的韵律。由于节奏流畅分明,语调错落有致,唱起来音韵悠扬回荡,声情激越感人,产生很大的艺术穿透力。 第一节:类别
花鼓灯,是我国淮河流域,特别是淮北一带农村十分盛行的歌舞形式。相传,最早的花鼓灯只是跑跑队形,做几个简单的动作,扭两下身段。到了后来,淮河的水灾消退,庄稼丰收,人们便开始大闹花鼓灯。于是花鼓灯从
陆丰钱鼓舞,传演已达数百年之久。解放初,曾代表广东省到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调演获得一等奖。其剧情曲折生动,表演技巧纯朴高雅,其曲词、唱腔优美,乐器有特色,音质悠扬,舞蹈动作艺术性高,具有清纯的地
潮汕地区有一门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铁枝木偶。如今依旧守着它的,也是几位已年过半百的老艺人。 铁枝木偶,也叫铁线木偶或者阳窗纸影戏,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虽由皮影
“双咬鹅”舞的主角为两只用竹、藤作骨架,外裹白绒布,涂上逼真颜色的巨“鹅”。“鹅”身长 1.4米, 头连颈长1米 。“双咬鹅”舞表演时,由一名藏身于巨“鹅”体内的演员进行操控,伴以脍炙人口、活泼
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城区开元路,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历经修建,是潮州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全寺现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生活中的蜈蚣丑陋吓人,在澄海西门,却有人偏偏将这种不受人待见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蜈蚣舞国内独一无二,仅流传于潮汕地区。这种舞蹈模仿蜈蚣的造
英歌舞、民间剪纸和笛套音乐是潮阳闻名遐迩的三大优秀民间艺术,被称为潮阳“三瑰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潮阳英歌,粗犷豪迈、刚劲威猛,让国内舞蹈界为它深深着迷。每逢佳节庆典,英歌舞队的“好汉
潮剧舞台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中,有被称为潮剧“三块宝石”的三个折子戏,它们是《杨令婆辩本》、《扫窗会》、《闹钗》。 它们为什么被称为潮剧“三块宝石”,其背后有什么故事呢?
潮汕民众信仰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潮汕地区自唐宋起,佛教文化就一直十分兴盛。如今,潮汕地区有大大小小寺庙不下数百间,寺庙香火四季不断。寺庙是供奉佛像、存入佛经、举行佛事活动和供僧众生活居住的场所,
节孝祠是专祀受朝廷旌表的节孝妇女的一种传统祠堂,属于女祠(包括节孝祠、婆祠和祖姑祠等)。始创于清代雍正初年,分公立和私立两类,形制与传统祠堂基本相同,但公立节孝祠奉祀的对象是受旌表的节妇群体,祠
戽斗,有些地方也称撇斗子。 戽斗是一种小型的人力提水灌田农具,形状像斗,两边有绳,靠两人拉绳牵斗取水。在水位落差不大的地方,可用于排水,也可用于灌田。 戽斗的发明也许很早,据资料记
潮剧丑行是潮剧各个行当中最有特色,分工最细的的一个行当。根据剧中人物着装及其表演特点共分为十个类别,即项衫丑、踢鞋丑、官袍丑、裘头丑、长衫丑、褛衣丑、老丑、小丑、武丑、女丑。这些类别的丑行在表演
陆河县东坑镇飞燕村“燕子窝祠”,是陆河及邻近市、县朱姓的祖祠。“燕子窝祠”又称“文公祠”,被民间美称“燕子伏梁”,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620多年历史。2012年5月,“燕子窝祠”被陆河县
但凡喜欢潮剧的人,相信都曾被演员的表演感动过。诚然,演员对剧情的演绎是直接引起观众共鸣的主要方式,然而,有时借助其他艺术表现手法,同样能令人受到强烈感染。其中,后台歌便是一例。 后台
陈泰兴的翁氏婆祠(延庆第)位于揭阳市区榕城东门的星辉里(新泰兴),是一座民居和祠堂合一的传统宅院建筑。 翁氏婆祠坐东向西(婆祠是女祠的一类,朝向多坐南向北或坐东向西),为潮汕传统建筑
民间小调,在商南又称小曲、时调、丝调、丝弦小唱等。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城乡集市的民间歌曲;小调是经过较多艺术加工,词体较为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委婉的民歌体裁。其中以七言四句形式居多,因此,同一首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马勺采用树材,制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备。彩绘简繁皆宜,人们将其悬挂厅堂居室用于
王家大院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典范。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抗鼎之作。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列入省级文物保护的4.5万平方米。现已被辟为“中国民居艺术馆”、“王氏博物馆”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
徐竹初1938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一个木偶世家。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继承了祖辈优秀的雕刻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仅造型方面,由徐竹初创新设计的品种就有600多种,戏曲的生、旦、净、未、丑等各行
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省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 芗剧又名歌仔戏,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曲调优美,长于抒情,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尤其
潮州歌册:百屏花灯歌 韩江两岸是名城,街头巷尾尽歌声。 元宵佳节人同乐,百屏花灯唱恁听。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 貂蝉共伊啰戏耍,吕布
邵武市的南区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坎头村一带传承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南词北调”,当地土话亦称“汉调”。其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有人说始于宋代,有人说始于清代,但都一致认同是从江西传过来的。
今日盼郎回, 明日盼郎归, 郎在外面多快乐, 妻在家中受苦心。 今早爬起把花园门开, 阵阵清香飘过来, 蝴蝶翩翩上下飞,
首页 上一页 [ 第37页/共53页 ] 下一页 尾页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