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湖南浏阳丧葬民俗

湖南浏阳丧葬民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7-03
湖南浏阳丧葬民俗

治丧,浏阳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喜事。本为哀,何言喜?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造辉煌”。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亲友闻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孝家备佳肴待之,俗称“吃烂肉”。听到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鸣铳报丧。长者病危,在外子孙要火速归家守候,听其遗嘱。一旦落气,屋内号陶做哭,屋外鸣铳报丧,同时要烧纸轿“送行”,名曰“起轿”。并烧“倒头纸”作“路上盘缠”,将病蹋上的枕席、稻草等送至村边路口焚烧。所谓铳,并非鸟统,而是相当于礼炮性质的“三眼铳”(现发展为多眼排铳),其一端为木柄,另一端为钻有品字形洞眼的铁质铳管,用时在眼内筑以硝药、黄土和引信,对天燃放。孝子即日到舅家报丧,亦先在屋外鸣铳,再径奔正厅,点烛伏泣神龛前,待长辈掖起,再禀报详情。平日不孝敬父母者,可能长跪于神龛前,任训责鞭答。

打水装殓。人死后,由师公或长者鸣锣开道,领孝子到附近井畔“打水”,即孝子跪地舀水,亡者多少岁,便舀多少杯。每舀一杯,敲一下锣。打水归,加贡香(柏木)煮沸,凉后洗浴,更衣装殓;穿五、七、九层衣裤,戴“唐巾帽”。棺内垫石灰、炭末,铺皮纸。棺置正厅(在外身亡的,则禁止入厅,只能在屋侧搭棚停棺),入棺俗称“上材”。棺俗名“料”,或吉称“长生”、“寿器”、“千年屋”。“料”有箱式,荷叶头等两种。有的用内外两棺,内棺为陶质,外棺为楠木、柏木、檀木或杉木制成。普通人家仅用一陶瓷棺或杉木棺,赤贫者有用木板临时合的。有的在生前若干年即准备了寿器,用漆(内红外黑)油封多次。“上材”后,棺称柩,或灵柩,殓而未葬则称殡。

祭奠。从“上材”到出门的时间,因贫富而相差甚远。贫者一般3天,甚至一天即“人士为安”,富者多数为5-7天(但南乡有所不同,“上材”可以放置在家里很长时间)。入硷后,立扎孝堂,罗孝帷,点长明灯。子媳头戴孝帽,身着麻衣,腰系草绳,脚穿草鞋,手柱孝棍(糊以白纸的竹棍或桐木棍),孙辈及其他家人均穿白衣,鞋面缝白布。亲友来吊唁,不论年长年幼,孝子均下跪相迎。女眷每日早晚到孝帷内嚎哭一场,俗名“闹丧”。

法事,又名做道场,将音乐与开坛、念咒、诵经、请水、告庙、开方、破狱、解结、安神等等过程相结合。民国以前,道场做5-7天,需道士9-11人,现多做3—5天,所谓“三日四夜道场”。做佛事即念经,边念边敲木鱼。古人迷信这些活动可超渡亡魂,使之免受地狱之苦,降福子孙。行儒教即请礼生喊礼开祭,有朝奠、午奠、夕奠、家祭、客祭之分,读祭文时抑扬顿挫,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有的地方每晚家祭之后,有绕棺习俗,所有在堂男宾各持一根香,由人带领,围着灵柩转围,口诵《正气歌>等。

治丧活动在出滨前一天达到高潮,吊唁宾客络绎不绝,丧酒有多达几十席甚至百余席的,最后恭迎母党(舅家)。此日一般有封殡(又名封灵),告祖,成服,烧灵屋,打八挂灯、开路灯等活动。封殡,与亡者永别,是丧葬中最悲痛的时刻,亲人们把亡者生前最喜爱的东西悉数堆入柩内,除衣物外,还有金银玉器等珍品,但忌眼泪流入。

灵屋,又名冥屋。相传起源于三国:周瑜作古,孔明梦见他披发仗剑呼喊:“还我荆州!”孔明自此胸痛不宁,乃召工匠作一纸扎荆州城与祭文同焚,是夜即心静神安,从此民间渐有此习。灵屋多为楼堂亭阁,雕梁画栋,前有八字门,后出西湖景,中有回廊,室内床柜桌椅锅碗瓢勺一应俱全,大门上有“阴阳同日月,天地共乾坤”之类的联语,堪称艺术品。惜乎付之一炬。

出殡前夕,孝子通宵守灵,俗称坐夜。宾客多拥聚孝堂听夜歌。夜歌是一种民间挽歌,来源已久,周朝时即有“子夜之歌”。有人认为源于“庄子鼓盆歌,是夫妇之死别”。多请歌师或亡者生前好友唱,连唱几晚,有一定的曲调,内容主要是“二十四孝”、“十月怀胎”等,也有些挑逗俚俗之语。至出殡前夕,唱“辞别歌”,唱逝者生平,感人泪泣不止。北乡的“夜歌”更具挑斗性。一般由母党、邻东(乡党)、陪东(孝家家族)对唱,以锣鼓击节,用通俗韵语,多颂亡者功德风范,或表彰贤慧子媳,或攻击对方失误疏漏,或斥责忤逆子孙,冷嘲热讽,使之汗颜。唇枪舌剑,每引起口角,经孝子磕头拜谢,方才平息。“夜歌”引人人胜,听众盈屋,陪听通宵,直到天明出柩。

出殡。出殡多在辰时。拾柩者俗称“金刚”,有8人、16人甚至64人、128人之多。灵柩抬至地坪后再系灵杖。此时坪内人头攒动,铳炮喧天,哭声动地,鼓乐齐鸣。送葬,俗称“上山”。送葬队伍不走捷径,而是绕路而行,沿途众多亲友鸣炮相送,有的甚至设路祭,此时孝子要下跪,并备手巾等礼物答谢。

浏阳有生前自营“仙基”的习惯,用红色条石或三合士或烟砖砌成上圆下方的拱形“坑”。古人信风水,“葬重堪舆,严选择,不以财吝其亲,贫富皆然。”吉“地”要求后有群山如万马奔来,左有“青龙”右似“白虎”环抱,前有水域;著蛇盘回复。葬后有“三朝”、“周年”纪念。

时至今日,提倡火葬,丧事多从简,许多地方以开追悼会为主。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