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6-06
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是我国木雕艺术中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因其使用的雕刻材料是福建盛产的龙眼木而得名。与金漆木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并称中国四大木雕。

龙眼木(即桂圆树)盛产于福、厦、漳等地,其木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状,为雕刻之良才。

龙眼木雕是相形度势,进行雕刻,以天然逼真取胜。传统产品以人物为主,鸟兽花果次之。这种树根雕和利用树身天然疤节,雕刻成的作品,又称为“天然疤”。

龙眼木雕的表现题材多为古典的老翁、仕女、仙佛、武士等,并以雕刻寿星、渔翁、弥勒、达摩、仙女等人物见长。草虫、花卉、果盘和牛、马、熊、狮、虎及金鱼、仙鹤等也是龙眼木雕常用的题材。

龙眼木雕

这些雕刻人物,或坐或立,或跪或卧,动作丰富,神态迥异。尤其是挺着滚圆肚子且双手打呵欠的“探手弥勒”和头隆突圆、额广耳大、长眉厚唇笑眼眯眯的“寿星”成为传统型产品的代表作。

龙眼木雕以圆雕为主,也有浮雕、镂透雕。作品经打坯、修光、磨光、染色、上漆、擦蜡、装牙眼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打坯方式尤为特殊,刀法上或斧劈刀凿,或细腻刻画。最著名的术语称:“五头抱一头”即膝盖头、手腕头、两肩膀头和头部都挤于一块的姿态,这是刻小件作品的特征。是放在一个近80厘米木墩上,用脚板挟住加工件,抡杆下刀的。雕刻大件作品时,通常使用斧头砍劈出坯,熟练的技工有“一斧抵九凿”之功,即几斧就能砍出作品的动态轮廓。

龙眼木雕造型生动稳重,布局合理,结构优美,既有准确的解剖原理,又有生动的夸张变形。刀法上既有粗犷有力的斧劈刀凿感,又有浑圆细腻娴熟的刻画。人物形神兼备、衣纹流畅、富有不同的质感。产品色泽古朴稳重,具有“古董”之美。

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比之其他木雕不同之处在于雕刻完成之后搓磨至浑圆光亮,再经绿矾水浸泡成棕褐色,干后薄上生漆,装上牙眼(即在人物、动物上装配骨制牙和玻璃眼珠),再多次擦蜡,即成光亮精美的木雕工艺品。产品不论是利用木材本色,或染成棕褐色,经磨光打蜡,光亮异常,近似红木,显得古朴、稳重、大方、精美。

龙眼木雕是福建著名的工艺雕刻品。龙眼木雕的产地有福州、泉州和惠安等。龙眼是南方的一种果树,果实晾干后叫桂圆。龙眼果树年久后要重植更新,故龙眼木料丰富易得,成为福州木雕的传统用材。龙眼树姿态万状。材质坚实,木纹细密,色泽柔和。老的龙眼树干,特别是根部,虬根疤节,姿态万端,是木雕的优良用材,稍加打磨就很光滑,经过染色打蜡、上漆后,色泽又黑又亮,具有浑厚稳重的风格。

福建龙眼木雕盛产于福、厦、漳、侏等地,其木质坚实,木纹细密,色红。老龙眼木树干,特别是根部,奇形怪状,为雕刻之良才,木雕艺人常利用它的根部及曲折疤节,因势度形雕成各类人物、鸟兽,造型生动稳重,结构优美,既符合解剖原理,又动人夸张,刀法上或斧劈刀凿,或细腻刻画。

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属根雕风格,例如做一个渔翁,不用写实手法,而是相形度势,借龙眼木之形构思,借势出形,以天然逼真取胜后,树身上的天然疤节仍保留,故又名天然疤。著名的龙眼木雕艺人有柯世仁、柯庆元、陈天赐、阮宝光、陈依镁等人。

福建龙眼木雕制作工艺分打坯、修光、磨光、染色、上漆、擦蜡、装牙眼等10多道工序。首先用斧头砍劈出形象的外形轮廓,几斧之后,即可定出形象的外形。打坯是用刻刀进行细部加工。修光是细心修整,修去粗坯中的刀痕和不足之处,使形象准确,衣纹流畅,表情生动。磨光是在雕好的木雕上进行打磨,至浑圆光亮。染色是用绿矾水将木雕染成褐色。干后打上头道蜡,薄薄地涂刷一层生漆。装牙眼,就为人物木雕、动物木雕装上骨制牙齿和玻璃眼珠。再经多次擦蜡后,才能制成光亮精美的龙眼木雕。

龙眼木雕

传承及发展

龙眼木雕源于唐宋时期的寺庙建筑和神像雕刻。明末清初,建筑与佛像雕刻开始分离为不同类型的雕刻体系,为适应民间敬神拜佛的习俗,从大型佛像雕刻转而发展为室内陈列欣赏艺术品。主要产地有福州、泉州和惠安等。

龙眼木雕福州三大艺术流派

福州主要有象园村的柯派(柯世仁)、大坂村的陈派(陈天锡),雁塔村的漆器派(王清清)。福州三派由于雕刻技艺一般是家族世代相传,生产制作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他们最初的雕刻材料主要是樟木、楠木、红木及杉木等,雕刻内容多是寺院的佛像、庙宇的柱头、栋梁和神龛,以及桌、床等日用家具的花饰雕刻。

龙眼木雕

象园流派(又称柯派):人物刻划注重神韵,衣纹线条柔顺飘逸;动物作品丰富多姿;人物面具为一枝独秀。杰出艺人有柯传钟、柯世仁、柯庆元等。柯世仁传世之作有《男观音像》等,柯庆元以具有故事情节的活动作品轰动艺坛。

大坂流派(又称陈派):以人物雕刻为主,在传统木胎贴金的“金佛体”基础上发展起来,吸收戏剧人物的舞台艺术,作品神形兼备,装饰意味浓厚。杰出艺人有陈天赐及其徒弟陈道灿等,以擅长雕刻观音仕女著名。

雁塔流派(又称漆器派):雕刻技艺分支发展为镂雕,浮雕等花饰图案雕刻,后与福州脱胎漆器相结合,作为漆器框架垫座的装饰,刀法流畅,雕镂玲珑剔透。杰出艺人有陈良礼、王则清等。王则清创作的《叹气弥勒》(又名探手弥)作品,成为历史保留品种,长盛不衰。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