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建筑文化 > 陕西山阳漫川古镇

陕西山阳漫川古镇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2-19
陕西山阳漫川古镇

漫川关镇位于陕西东南部最顶端,距县城仅40公里(高速路),与湖北郧西上津古镇相接壤。是山阳县确立的三大景区之一,也是陕西省旅游规划的四大古镇之一。以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且地处陕鄂边陲要冲而得名。历史上漫川“百艇联樯、千蹄接踵”、“南通吴楚、北连秦晋”,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直为秦西南连接的水旱咽喉大通道,早在东晋时期,就成为名噪一时的边关通市和重要的南北商贸集散地,商贸活动十分兴旺。

现遗存的以骡帮会馆为核心的古建筑群,1992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古建群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由骡帮会馆、北会馆、武昌会馆三个会馆“一”字型排列组成,占地面积12000多平方米,融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是目前陕西省保留规模较大、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尤其骡帮会馆双戏楼,结构严谨精巧,木饰雕刻精美,充分反映出当时水、陆贸易空前繁荣的历史盛况,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研价值。同时,由于地兼南北,人杂十余省,千百年来以秦楚文化为核心的南北文化积淀深厚,漫川当地居民善言辩、巧炊饮、重礼仪,民风民情纯朴、乡土文化别具一格,形成了全国最大,独一无二的“秦楚杂居文化集散地”,是体验和感受秦楚风情的理想地。

漫川关古镇——南北文化的交汇之处

在中国地名中,以“关”为名者,必是关口要塞之地,如著名的山海关、潼关等,漫川关也不例外。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漫川关地处秦楚交界之处,地势险要,是双方必争的军事要塞,在漫川关古镇,“秦楚分界碑”至今尚存。

众所周知,秦国和楚国均为战国七雄之一,两国势力都比较强大,双方的战争也因此互有胜负。处在夹缝之间的漫川镇常常是早晨被秦军占领,成为秦国的一个行政区划,漫川镇上插的是秦国旗帜,老百姓穿的是秦国的衣服,说的是陕西话。到了晚上,楚国军队又有可能夺回漫川关,漫川关上的旗帜又换成了楚国的旗帜,老百姓们只好被迫换上楚国的服饰,说起湖北话。据说,这就是成语“朝秦暮楚”的来历。

明清时期直至民国初年,因为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地处“北通秦晋,南连吴楚”的商於古道上的漫川关经济尤为繁荣,"泉盛源"、"樊盛恒"、"洪顺泰"、"金隆昌"、"黄聚兴"、"徐贸源"等大字号商铺多达十余家。在漫川关,仅旱码头就有"三百余家铺户",是骡帮和船帮交易的中心市场。船帮先后在漫川镇修建了武昌会馆、湖广会馆等,骡帮则建有北会馆、骡帮会馆等。

现存于漫川古镇的“骡帮会馆”就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一个历史见证。漫川关在历史上是著名水陆码头,南上的船,北下的马都要在这里做转口交易。为了保佑商旅旅途一番风顺,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骡马商队中有人出资在漫川镇修建了“马王庙”,因为与骡帮有关,又称“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是一个具有南方建筑特色的“四水归堂式”的砖木建筑,砖雕、木雕和墙绘都非常精致美丽,建筑工艺别具一格。“骡帮会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说,以“骡帮会馆”为代表的历史遗存只是反映了漫川古镇以往的经济繁荣,还算不上文化交汇的话,那么至今尚存的“双戏楼”则是南北文化在漫川古镇交汇的一个突出体现。

双戏楼属清代建筑,因有南式戏楼和北式戏楼两座同向戏楼组成,故称“双戏楼”,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联璧式的双戏楼。

南楼为南方商人所建,显得灵秀,北楼为北方所建,单式高挑檐,显得非常大气。两楼中间用演员休息室巧妙连接在一起。该楼在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砖雕、石雕、木雕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据说在历史上,南戏楼经常给南方人唱汉剧,而北楼则给北方人唱秦腔。正所谓南腔北调,同台演出,南北交融,盛况空前。

如今的漫川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黄金周期间更是人山人海,一房难求。漫川关镇又恢复了往日繁华的场景。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