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山西汾阳民俗

山西汾阳民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6-10-28
山西汾阳民俗

汾阳早在秦代,即已置县,名为兹氏县,此后历朝历代均设治所。这里经济发达,民风淳朴,民俗众多。大户人家每遇有婚、丧、寿等大事,事先必妥善准备,央请一应办事之人,在事期前日,用柬帖或知单通知央请的诸位,谓之“烦客”。待办事人到齐,由总理事安排各位职责,然后主人挨桌施礼、敬酒、敬菜。办事当日,各位办事人一大早便到,各执其事。正日过后,主人照头一日之酒席酬谢各位,谓之“谢客”。事完之后,也有分送些礼物的,也有主家登门拜谢的,但这不过是普通礼节。小户人家则简单多了,仅是约上三五位亲朋来帮办,谓之“帮忙”。谚曰:“婚姻喜丧,众人打帮”。

一、婚娶的程序和仪式

凡婚姻之前,先由媒人(即介绍人)联系双方父母,两家相互察访是不是门当户对,即或女方家条件稍差些也可结亲,俗谓曰“养女嫁高门”。双方访问合适后,再由媒人通知择日相看,如男女本人没什么问题即可订婚。如不让双方父母知道,私自订婚者,即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谓之“不合礼”。定亲后即择吉迎亲。订婚时,男方应给女方首饰一二件作为定礼,并当面给新妇带上,双方再换出生年、月、日和三代名字之帖,俗称“庚帖”。接着是行聘纳采。男方家把要送的各种礼物写在礼单上,用全盒或冠盒装着,叫媒人送到女方家中,即行聘。女方也将要回送的礼物装在其中让媒人带回,即纳采。迎婚前,由娶方雇用喜轿、吹鼓手,有功名的还要雇些执事人夫、设内里厨夫、跟后等人,到喜日时一齐动手,搭喜棚、撑帐布、贴喜对、挂喜画、糊喜斗等。

一切完备后,则打发新郎上轿,赴嫁方迎娶。街面上的排列是:炮夫一,大吹四或六,执事夫无定,年酒(又叫食盒),宫礼,高照夫四人,伞扇夫三人,新郎官轿,小吹六或八人。到了嫁方门口,放炮三响,由跟随前去报到,嫁方有候亲二人,将新郎迎进内宅,设座款待,午饭用普通席。待新娘装扮妥了,由嫁方给新郎披红绸,插喜花,打发上轿,然后央请子孙兴旺之人把新娘抱到花轿内。另有守亲婆一人同坐轿中,起程回返。女方另有送客一人,大户用轿(平常人家有用车跟随),执帖、灯夫一同到男方。到娶方门口,放鞭炮,一齐下轿,送客另有人招待。男方的跟后引新郎进院,再由家长带领向天地、祖宗礼拜,然后将神前供奉的“喜斗”由新郎抱入新房内,放在炕角,并把斗内的弓、斧取出向四方各空射、挥舞一下,立在四角,将红毡铺于当炕,备新娘来坐。

喜斗内应插的东西有:宝瓶一个,称一个,上挂五色绸几条,小镜一面,熨斗一个,勺一个,筷子一双,尺子一把,剪子一把,弓一张,羽箭四根,红绸一块,斗面用红纸糊边。另有二人在神前锄草一束,装于枕头之内,安置新房,另放一盘备好,插成个样式,放在院心天地前案上,以便新娘下轿时洒草之用。然后请老年妇女二人,一个抱宝瓶,一个抱天秤称,另有一人端盘,内放胭脂一盅,吉葱一苗,到花轿前将宝瓶交与新妇抱上,将新妇盖头撩起,用葱沾胭脂点在新人脸上,谓之“开面”。接着,有人手捧草盘,一边洒草一边口念喜歌,同时有少女二人将新娘搀扶下轿,另有小孩二人用黄绸铺路,让新人在上走,谓之“脚踏黄道”。走到新房炕前,新娘上炕,坐于红毡之上,新郎将新娘脸上的盖头红绸揭下,交与婆婆藏起,以备将来生下孩子时做兜肚儿用,然后夫妇喝交杯酒,谓之“合酒”,嗣后改以糖水代替。

午饭后,由亲朋说喜令,闹新房。到晚上,则由新郎之姐妹将被褥代为铺陈,并将尿具安设炕角,做这些事时都要说些吉语,然后,让新郎新娘入房安息。安息后,另有一些青年还要在暗中偷听新郎新娘说些什么悄悄话,准备第二天编喜令说笑。第二天早晨梳洗后,女方要派人到男方家来道喜,随送来妆奁衣物等,其衣服首饰用四屋食盒装置。接着,众亲朋同乐礼拜贺喜。中午,新郎新妇一同参拜天地、祖宗、长幼亲戚(俗谓见大小)。第三日,女方请新婚夫妇回门,一切礼拜、贺喜,均与男方一样。下午,新夫妇返回,对灶神礼拜。第四日,新娘即下厨房,会同家人做各样的饭食(如拌尖、饺子等),名曰:吃子孙拌尖,子孙角儿(饺子)。至第九日,娘家的父兄们仍然按照梳头的礼节,重到贺喜,惟其食盒仅抬一架,内装生肉、熟馍、囫囵面羊儿、粽子四样,每样各一格,谓之“安九”。大户人家举办,一概亲朋,凡有贺礼者皆用柬帖于此日请去吃饭,名曰“谢客”。小户人家此日的礼节,则凑第二天道喜梳头就合并办了。以后的请吃就简单了,无非是些家常便饭。

以上是民国初年以前的风俗,到抗战前后,有的将坐轿改为新郎骑马,新妇坐轿,再后曾用自行车迎娶,现在大部分改用汽车迎娶,但有的农村又用起轿来,不过轿子已改为玻璃轿子了。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