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客家民俗“喊魂”

客家民俗“喊魂”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3-12-10
客家民俗“喊魂”

客家人多居住在山区。屋前多有小溪、小河或池塘。有的屋前屋后是高头高坎或山路。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中,小孩易跌。一旦小孩跌倒,多数都会着惊。晚上孩子睡在床上,心脏常一下子跳动,使小孩口说梦话:我怕!我怕!有的哇的一声惊叫起来。这种情况,我们客家人叫“孩子着吓”。

孩子“着吓”了,过去,家里的老人,主要是做奶奶的,就会用“喊魂”的方法,来使孩子平安睡好。

“喊魂”的方法是:首先老人到小孩跌倒的地方,把魂飞魄散的“魂子”喊回来。如果是跌到河里(小溪或池塘),先将一块石头丢落河,口中念着:河里跌的不是××名,是石头哟!(如果是山边、路边、洼地则不必丢什么东西)然后面朝太阳,口中念:太阳公公保佑××乖乖,身体健康!满子归哟!满子归哟!满子东边跌倒东边归;西边跌倒西边归。最后用衫帕朝跌倒的地方把“魂子”帕着回家。到家后,将衫帕往孩子睡的床上打开,表示“魂子”已“帕”回来了。再往孩子的背部多次拍拍揉揉;往小孩的耳公尾上摸摸捻捻。口中说:耳公胆大,老哩做公太(女的说“婆太”)。这样的做法,要连做三朝(天),早晨、傍晚各做一次。这样就能给孩子压惊,小孩就会安眠善睡到天光。

“喊魂”的做法,虽属是一种精神安慰,老人祈求小孩健康的一种渴望,带有迷信色彩。但从中医学的穴位按摩疗法的角度来看,拍揉小儿背部的心、肺等穴位,捻摸小儿耳朵,“耳为宗脉之所原”,它与人体的经络五脏六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拍背按摩能治惊悸、失眠、心烦、心神不安等;揉耳朵、耳尾有治小儿急惊风等症状的功效。这就是“喊魂”有效果的科学依据。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