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陕西饮食习俗

陕西饮食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4-10-20

地处秦巴山区的宁强县盛产核桃,当地制作的核桃烧饼营养丰富,酥脆可口,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最著名的店铺要算宁强城内的王纪福兴老号,开业于清代乾隆年间,创始人姓王,无子嗣,临终前将字号招牌和操作技艺传授给得意门徒王文选,文选又传给其子培禄,培禄传妻何氏继承,何氏传其媳妇斯秀英。1900年庚子之变,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来西安避难,汉中地方官员曾以此饼进贡给皇室享用。1942年国民党兀老、当代著名书法大师、诗人于右任入蜀途中,品尝后赞不绝口,从此王家核桃烧饼名声倍增。其制作方法是用菜籽油、酵面加碱水和成面团,再制成饼坯,用“走棰”推动,擀成长条,上下抹上捣碎加有食盐的核桃泥和菜籽油,用圆木棰从中间向下压成凹形,放人鏊中烤熟即成。其色金黄,其味油香绵长。这种馍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具有四优:经济、实惠、味美、方便。不用佐菜,立马可吃,一个饼五、六角钱,两个饼就可美餐饱腹,因而过往行人无不闻香停步,光顾店家。

包子以关中东部地区的“渭南时辰包子”最著名,它以皮薄馅香而受到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时辰包子成名于清代光楮二十九年(1903)。说起“时辰包子”名称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据传,当时渭南县城南村有个做包子的能手叫张坤,他作的包子油香绵润,特别好吃,每天购买者络绎不绝,--到午时就销售一空。那时乡下有个读书人进城给有病的母亲买包子,前两次到包子铺已是午时和巳时,都未买到,第三次他起得更早,赶到时正值辰时,终于买到了包子。他高兴得借来店家笔墨,写了一首小诗贴在包子铺门口:“城里包子香又香,想买包子敬老娘。午时巳时都错过,正当辰时才赶上。”以后人们就将张坤的包子称为“时辰包子”。到了本世纪30年代,渭南又出了一个做包子的能手,名叫王德本,他锐意钻研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包子的质量远远超过了张坤,人称“气死坤”、“包子王”。他的包子用上等白面,猪板油,赤水大葱、菜油炒面,加八味调料制成。雪白发亮,小巧玲珑,底色金黄,形状就像一项和尚帽子,吃起来肥而不腻,口味香醇。这种包子至今仍盛传不衰,1982年在渭南地区饮食业风味展销会上,被评为传统优质食品。

陕西饮食习俗

驰誉三秦大地的秦镇米面皮子与乾县锅盔、岐山挂面齐名,为关中三大著名面食。早在清末,位于终南山秦渡镇的米面皮子就已出名,经营的店铺中较有名气的要数药王楼下的“皮铺子赵家”和城隍庙前的“秃雁娃”皮子,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如今“皮子铺赵家’'的第三代传人赵克宽老人已年逾八旬,还在指导第四代人继承其经营特色。米面皮子的特点是色白光润,筋、薄、细、软,吃起来酸辣爽口。制作时先将大米淘净,水浸1-2天后磨成米浆,加适量食盐搅匀,再徐徐放人沸水中边烫边搅成浓米浆,盛入酿皮锅(用金属薄片冲压而成的有帮、平底,圆形的炊具),双手旋转,使米浆厚薄均匀,然后将锅放入沸水中蒸熟,再放人凉水中晾凉,揭下米面皮,在其上涂上-层清油。再蒸时,锅底抹菜油,舀人米浆。切皮子的铡刀片长约半米,足有十斤重,据说好把式能把软皮子切硬,把硬皮子切软。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陕西小吃小识录·凉皮子》中有一段维妙维肖的描写:“卖皮子时不用称,三个指头一捏,三下一碗,碗碗份量平等,不会少一条,多一条也不给。加焯过的绿豆芽、加盐、加醋、加芝麻酱,后又三指一捏,三条四条地在辣子油盆里一蘸,放入碗上,白者青白,红者艳红,未启唇则涎水满口。”现在凉皮子已成为城镇居民的方便食品,西安挂秦镇米面皮子招牌的店铺就达八十多家,它虽然没有登上“大雅之堂”,但却以它经济、实惠、味美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不仅在酷热的夏天人们争相购买,就是在三九寒冬食客也不少。

“乾县叉酥”是乾县地方风味食品,也是当地人端阳节必吃的岁时节日食品。它比普通糕大,皮脆瓤酥,触口即融,不咬不嚼便可落落下肚,且口齿余香不绝。据说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惶西逃,途经兴平,粮草断绝,杀马而食,士兵有用马油制饼充饥者,其味甚蹿(cuan方言,香的意思),后来便形成一种风味食品流传到了乾县。故而正宗的“叉酥”要用马油和面,再用马油煎炸,方有特异的奇香。现今马油稀贵,不易买到,多用上等菜油代替,其制法是用菜油和好面,加入蛋清,苏打等,浸润五、六小时,至油与面充分融为一体时,包入白糖、核桃仁,至油锅煎炸。出锅后的成品表皮澄黄,内呈蜂巢状,形似玉屑,到口即酥,余香回味不绝于口。50年代谢觉哉、郭沫若到乾陵视察,吃了“叉酥”赞为乾州一绝。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