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花灯之乡-云南弥渡:原生态的花灯灯会

花灯之乡-云南弥渡:原生态的花灯灯会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5-04-18

玩灯

弥渡花灯的表演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全县各村庄的灯班自正月初一至初三到各村镇和县城的商铺、部门进行贺灯、报喜闹花灯(收回灯帖),城乡一派欢腾,到处充满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喜庆气氛。晚上,灯班到各家各户跳“门户灯”,跳门户灯是一种祈福许愿的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跳灯时由狮灯打场表演庆贺,灯队进户进行祝贺表演。庆贺主人新春纳福,人寿年丰。祈愿主人招财进宝、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演结束,灯班要报“吉利”,主人要给灯班随喜“红包”,以示吉利和表谢意。凡贺门户灯,龙灯不能入户。

第二阶段则是以密祉正月十五十六的花灯盛会和铁柱庙的正月十五庙会为代表的节庆灯会。密祉灯会上会灯班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灯班排列顺序为:牌灯、狮灯、日月灯、桶灯、龙灯、小七姑娘、花瓶灯、打岔佬、大脚婆压阵。在上会前各灯班都要到灯神前拜叩,祈求平安、顺利,才能上会。到了密祉大寺灯场,各灯班的狮灯、龙灯、鹤灯、蚌灯、凤灯、麒麟灯、彩船灯各显其能,整个灯场龙腾狮跃、凤飞鹤舞,小七姑娘、大脚婆、花鼓佬、打岔佬崴步轻盈,动作诙谐,男女老幼,不分亲疏、不计辈分,都在灯场上各显身手,使整个灯场呈现出万人花灯狂欢、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原生态花灯庙会。

弥渡花灯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但人们习惯上分为大唱和小唱。小唱俗称“过街灯”或“簸箕灯”,是由一群“小七姑娘”、“大脚婆”和一花鼓佬、一打岔佬组成的集体性歌舞。在灯班的行进中,由“小七姑娘”表演,也可由花鼓佬领舞领唱,大脚婆则边唱边舞,打岔佬在舞圈外手拿蚊帚伴舞且维持表演秩序,演唱内容多为花灯小调或折子戏。因这一表演形式是以围圆圈演唱,酷似弥渡特有农具“簸箕”,故名“簸箕灯”。
花鼓是弥渡花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故事情节。流传至今的有夫妻花鼓、苏州花鼓、凤阳花鼓、姊妹花鼓、老爷花鼓、城门花鼓等几十种不同内容、名称的花鼓。花鼓舞蹈由扬花鼓、拜花鼓、打花鼓三个环节构成,角色以花鼓佬、大脚婆为主。

花灯折子指的是弥渡各类花灯的形式通过不断的进化、提高、演变、吸纳了其它剧种诸如滇剧、花鼓戏、川剧、京剧等不断发展融合而形成的传统花灯小戏,流传至今的有一百余个剧目,演唱的曲调分基本唱腔和插曲两大部分,曲调使用有一曲专用或多用,多数剧目都一戏多曲,多反映传统古典故事,宣扬惩恶扬善、扶贫帮弱、忠孝诚信以及人情世俗和与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花灯传统剧目多无固定剧本,均靠花灯艺人口传身授,代代传承。所以,同一剧目会有多种版本和演法。

谢灯

谢灯是一年玩灯的结束。正月里闹完花灯,到正月十七日晚就进行谢灯——“送灯神”。送灯神开始,由打岔佬抱着灯神牌位带着灯班唱着灯、跳着灯、翘着灯、崴着灯、耍着灯直到接灯神处,全体面对灯神牌位下跪,烧香祭拜,报吉利感谢灯神的庇佑,祈求灯神给予一年的保佑。然后,由领狮人撕下狮子、龙身上“点过光”的地方,剪下一点龙、狮身上的“皮毛”与“老郎神”牌位一起烧掉,将龙皮狮皮解下骨架收好,全班人员静悄悄地返回供奉灯神处,收清各种服装、道具一并装箱,以待来年再用。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