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文成修谱习俗

文成修谱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5-05-25
文成修谱习俗

修谱习俗简介

修谱习俗古即有之,每个姓氏的宗谱都记载了一个宗族的迁徙、繁衍、兴衰全过程中的许多大事,以及居住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等情况,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之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内容。

文成族谱分宗谱、房谱、支谱等,宗谱又称正谱,包含姓氏封面、红封、修谱目录、首事名录、历次修谱人姓名、行弟、凡例、族规、家训、旧序、新序、坟山基图、山场、墓道、艺文(传、赞、像赞、墓志、碑记、迁徙史、寻祖记、祠堂记、郡号、堂号)、祖图、像图、世系支图等内容,其中传又分内传(内纪)和外传(外纪)。谱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渊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基本内容

修谱习俗在中国广为流传,族谱的内容有定规,文成族谱分宗谱、房谱、支谱等,宗谱又称正谱,包含姓氏封面、红封、修谱目录、首事名录、历次修谱人姓名、行弟、凡例、族规、家训、旧序、新序、坟山基图、山场、墓道、艺文(传、赞、像赞、墓志、碑记、迁徙史、寻祖记、祠堂记、郡号、堂号)、祖图、像图、世系支图等内容,其中传又分内传(内纪)和外传(外纪)。谱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各地修谱习俗之间却存在很大的不同,文成民间修谱间隔一般有定制,但各个宗族间隔时间不一致,小修十年到三十年、大修二十年到五十年不等。以嘉庆六年《夏氏宗谱》为例,其谱中规定:“三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造”。每次修谱要经历开祠堂议事、择吉、请谱师、启谱、立誓、采丁、誊清、祭祖、开印、择吉牵红基、圆谱等程序,每个程序均有独特的祭祀仪式,每个仪式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艺内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般采用木刻印刷。

12

上一篇:重庆船工号子

下一篇:普宁丧葬习俗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