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歙县民间汪华崇仰习俗

歙县民间汪华崇仰习俗

作者:柯灵权来源:网络2016-01-22
歙县民间汪华崇仰习俗

越国公汪华,生前保境安民,六州拥戴,死后以屡显灵异而封王,百姓则以“能出云雨御灾疠”[1]而奉之为神。歙县民间的一些王祭活动习俗和轶闻,充分显示出百姓对汪华父子的崇仰。

遍布乡村的神庙

歙县最早的汪王庙始建于唐永徽中。

“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隋将宝欢之从子……永徽中归葬歙县北七里云郞山,郡人思慕,立祠于刺史宅西偏,大历中迁于乌聊山,号越国公汪王神。自唐刺史薛邕、范传正相继增葺,他县亦处处有祠。”[1]

王庙最先是祠堂的形制,自北宋政和四年(1114)三月宋徽宗赐王祠“忠显庙”额后才称庙。唐代歙州各县已“处处有(王)祠”。宋代,皇帝一次次给汪华封王加爵号,汪王庙一定更多。

汪华有建、璨、达、广、逊、逵、爽、俊、献九子,皆有御赐封号,但歙县民间却称他们“一二三太子,四五六诸侯,七八九相公”。怪的是,太子、诸侯皆无塑像,唯七、八、九三相公有塑像且如真人般高大,称他们为七、八、九老爷,分别被各村民众信奉,一些小村甚至单独供奉其中一个“老爷”神像,而不供奉其父母兄弟。汪华夫人钱氏,唐功臣钱九陇之女,她之有像配祀,并非仅仅夫贵妻荣,而是她也“累有灵验实迹,水旱瘟疫盗贼所求必应”。[2]宋乾道四年(1168),歙州大旱,禾稼枯槁,郏知州率众去云郞(岚)山向汪华及钱夫人求雨,果然“甘雨随至,境内沾足”。事后郏知州奏本为钱氏讨得灵惠夫人封号。七、八、九相公也是以在各村所著灵异,分别受到各村百姓崇仰。如绵潭逢旱,要到街口去接九老爷来村求雨。绵潭、街口相距近六十里,绵潭周边的舟滩祖殿、七里头福惠庙都供有七相公、八相公,路程要少一半,却舍近求远。或许这也是汪王的太子、诸侯,在歙县民间不受重视的缘故。

今歙县民间汪王庙额,多数据南宋德佑元年(1275)诏改“忠烈”而书忠烈庙,个别的有俗称,如歙南洪琴称汪荫庙。专供相公的庙,以其封号名额。如渔梁忠护庙、忠助庙。还有一些村无专庙,祔供像于其它庙宇场所。如歙南定潭祔供于龙须庙;里方村祔供于凤凰山寺;歙东蓝田祔供于贵金尼庵;歙南三阳初时祔供于庆丰廊桥上,后桥廊毁移入社屋。祔供社屋的最多,以致社祭时也祭汪王。《橙阳散志》载,歙北江村“年正月十五奉社稷神出游,以汪越国副之,凡村内供奉诸神像从焉”。[3]三阳人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去社屋,却是主祭汪公,顺祭社公,当地有“汪公倒贴社公”之谚流传至今。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