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俗语“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啥意思

俗语“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啥意思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2-11
俗语“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啥意思

俗语、民谚作为最常见的民间道理,传承至今也是有其独到的价值。就说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抽烟”和“喝茶”。茶,有茶文化,烟,自然也有烟文化。在农村最常见的就是三三两两个庄稼汉聚在一起抽烟,聊聊田里庄稼,说说农村闲事,道道娃娃日常。

关于抽烟,有俗语说道,“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据考古学家研究,烟草在中国的历史要追溯到16世纪中叶,一开始只有水烟和旱烟两大类,在烟草传入中国后到今天已经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

1900年台湾试种烤烟之后,山东,河南,安徽,辽宁等地先后开始尝试种植。到1937年,四川、贵州和云南成为我国主要的优质烟区。

纵观烟土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我国国民抽烟历史还真不算太长,而且烟土也算是舶来品。因此这“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的渊源可能要兼顾中外的历史。

首先来看“两人不点烟”,这句话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烟作为男人的浪漫,不仅能够排遣寂寞也能够缓解压力,是士兵口袋里不可或缺的物件。据说在德军和欧洲盟军激烈交战时期,正处在酷冷的冬天,每当夜幕降临便是士兵们最难熬的时间段,尤其对于要站岗放哨的士兵来说。

当太阳落山之后,气温急剧下降,再加上条件有限物资缺乏,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为了活命还得服从长官命令,大冬天的夜晚站在雪堆里。一天一个士兵在站岗的时候,点燃一支香烟,其实按纪律来说是不允许点烟的,因为晚上的一根香烟无疑为敌方狙击手提供了一个确切的靶子,可能这个士兵实在是忍受不了这见鬼的天气,而旁边的同伴恰巧兜里也没烟了,便凑了过去。

结果当二人抽到第三支烟的时候枪声大作,原来是敌军狙击手过他们抽烟的位置判定了他们扎营的方位便开始了进攻,那场战役可谓损失惨重,因此这句“两人不对火,三人不点烟”便也传了出来。

战争是传递文化最快捷的通道,但咱们国家文化的底蕴摆在那里,外来文化大多数时候都会被同化,极少能够安营扎寨,而这句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也是因为其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

每逢清明时节,很多人回老家上坟或者去祖庙上香,都会点燃三支香,这是给死者的慰藉,而活人若是受此恩惠,无疑是要折阳寿的。虽然烟和香不同,但在老人们看来,都是冒烟的玩意儿,三人点烟也是犯忌讳的,不仅是对祖宗的不尊敬,也是折煞自己和旁人。

因此在老家若是遇到三个人一般都不会“散烟”,就算碍于面子给了烟,第三者也会将烟别在耳朵上或者等会再抽,就是为了避免这个忌讳。

除此之外,也有另一种说法,三人点烟便需要三个火,而三火又恰巧与“散伙”谐音,听起来就很不舒服。

可能对于九零后来说,没这个忌讳,但当遇到老一辈人时,若是三个人你依然坚持给人家点烟,可能就会被别人误会,会留给别人不懂事的印象。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