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四川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

四川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

作者:史德英来源:网络2020-04-09
四川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

位于成都东山地区的十陵镇,大部分居民都是客家人,他们群聚而居,形成一个个村落。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母语,传承着客家的传统风俗。本文拟介绍客家风俗中的婚嫁习俗。需说明的是,文中所谈及的只是一个较狭小的范围,是从婚礼前一天开始说起,并非《礼记》中完整的“六礼”仪式。下面分过礼、迎娶、闹洞房、逻三朝和回门五个部分加以陈述。

一、过礼

结婚前一天,过礼队从新郎家用箩筐把礼物挑到新娘家,便是过礼。一般为四挑箩筐,所挑之物包括猪头、猪肉、两只公鸡、一只母鸡(又叫带路鸡)、花生、鸡蛋、醪糟、喜糖、面、一套新娘的新衣服(至少是一双新鞋袜)。

过礼的具体时间是结婚的前一天下午。过礼队伍由媒人带队,待到新娘家门口时,队伍被多人用“高板凳”挡在门口,不让进门,此为“拦门”。为了进门,媒人把喜糖、红包抛给拦门的人,趁众人抢东西时,便把高板凳拿开,进入大门。新娘家的人接过东西,请来人坐下来喝茶休息,然后把箩筐内的东西拿出来,并装上“陪奁”。

“陪奁”一般包括被褥、蚊帐、衣服、箱子、桶、盆子和梳妆台上的摆设等。装好陪奁以后,新娘家的人把箩筐挑到大门外递到来人的肩上。这些东西挑回新郎家后,先放在“堂下”让宾客过目,再分门别类放在新房内。放好以后,新床的周围要用一条红丝线围住,以免其他人坐新床,因为新床在新娘未坐之前不允许其他人坐。

在用花轿接新娘的时代,婚礼前一天,新郎家在吃晚饭前要“上花”,而新娘家在吃晚饭后要“拜子公”。亲朋好友用自己送的礼物(一般是一块红色布料)给新郎交叉地搭在肩上,然后再把两朵“金花”(即金色的花)插在新郎的帽沿上,并且说一些吉祥的话,此为“上花;给新娘盖上“罗帕”(即红盖头)在堂下给父母和长辈们磕头,即为拜子公。

二、迎娶

现在的新风俗,迎娶新娘时新郎要亲自去“接”,而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不用新郎去接,只需用花轿去接新娘。下面分别进行叙述。

首先介绍的是用花轿接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清晨,由媒人、吹官师(由四个或两个人组成的乐队)、一个拿“浪伞”(即华盖)的人和三顶花轿组成迎亲队伍去接新娘。其中一顶是新娘坐的大花轿,外面有很多装饰;另外两顶更小一些,黑色,这是给“送亲客”(送新娘的人,一般是新娘的哥嫂)准备的。当众人到达新娘家门口时,鞭炮齐鸣,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中,轿夫把花轿抬到堂下放好,新娘被人牵到堂下,并把她交给大哥,大哥给她盖上罗帕后,新娘先给祖先和长辈们磕头,然后再被人牵到花轿内。宾客吃婚宴,新娘和送亲客则坐进轿子,被迎亲队伍抬出堂下,他们一出门,新娘家的人便把一桶尿水泼出去,之后迎亲队伍便奏着乐浩浩荡荡地向新郎家开拔。

轿子即到,新娘被新郎的姨妈或姑妈从花轿中牵出,在新郎用折扇掀开新娘的罗帕后,就开始“周堂”(即拜堂)。一对新人端起装有红鸡蛋的小酒杯互相交换,以示“交亲”,然后跪在“周堂席”上拜天地和祖先,拜毕方入洞房。新娘走进新房,得坐事先准备好的箩筐。

俗语云:今年坐箩箩,明年做阿婆。坐过箩筐后,坐新床和新床边上的凳子,然后新娘换装到堂下拜客。首先拜新郎的父母,然后拜其他的长辈。拜完以后,新娘便回到新房内。主客开始“食昼”(吃午饭)。

到了六十年代末,渐渐不兴用花轿接新娘,由新郎直接“接新娘”。接新娘这天早上非常忙碌,因为新娘家的宾客在等着新郎“食朝”(吃早饭),吃完早饭须立即回到新郎家举行午宴。接新娘的人有四个,两男两女,须是“童子亲”(即未结婚的青年男女)。新郎一行早早从家里出发,到了新娘家里,被迎进堂下,成为“上客”,有给他们端茶的,也有陪坐的。休息片刻就开始食朝。四位接新娘的人由几名陪客陪着吃饭,新郎则由新娘或新娘的父母陪着介绍给亲戚朋友之后,才开始吃饭。

有时候,新娘连早饭也不吃就到闺房里了,往往会在闺房里“哭嫁”。想到即将离开父母,再也不会像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新娘不禁泣涕涟涟。又有俗语曰:当一日媳妇,挑一日砖,在你家里像当官。哭嫁一直要持续到新郎来请,新郎还需给新娘红包。有些新娘要被新郎请好几次,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房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普遍有哭嫁的习俗,今已少见了。

新人离开新娘家的时候,不仅有接新娘的人,还有送亲客。送亲客也有讲究,主要是新娘的兄弟、嫂子,须为成年人,人数七、八个至十几个不等,比接新娘的多,但不能去得太多,否则婆家就会不高兴,说这些人是“食大户”。新郎、新娘一行出门以后,放着鞭炮为他们送行。

一路上新郎、新娘走在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待他们快到新郎家的时候,鞭炮声响起,新娘走到门口时停住脚步。此时新郎的姨妈或姑妈前来牵新娘,一直牵着走到新房内,让新娘坐在床上。新娘向来端茶倒水的人一一送上红包,之后便坐在房内短暂休息。

送亲客则坐在堂下,他们在这里也是上客。食昼的时候,送亲客也由陪客陪着坐在堂下吃,他们还会有额外的三碗菜,即全部的菜上完以后,厨师还会再加三碗菜。成都客家又有句俗语说:舅子(新娘的哥哥)、舅嫂子(新娘的嫂子)要多吃三碗菜。端上这三碗菜的同时,新郎的舅子把红包送给厨师。而新郎、新娘还不能马上吃饭,他们要到席间给长辈们敬酒。酒敬完以后,才开始吃饭。吃完饭以后,送亲客到新房内陪新娘坐坐、聊聊,在他们返回的时候,新郎家还会给他们“回礼”(一般是红包、手帕和碗)。

下午,待送亲客走后,在堂下举行“拜枕”仪式。拜的对象是新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婶、姑妈、姨妈等长辈。长辈们坐在堂下,新郎领着新娘一个个介绍,并给他们磕头,同时送上一对枕头。长辈们接过枕头,说一些吉祥的话,再送给他们一个红包。拜枕结束以后,新娘又回到新房内,新郎则在外面招呼客人。

三、闹洞房

晚饭吃过以后,亲友邻居就开始“砸新娘”(闹洞房)。在这里,闹洞房也是对新郎、新娘的一种祝贺方式,一般戏耍的对象是新娘,所以才会有“砸新娘”一说。闹洞房的时间是由宾客说了算,只要他们不离开,新娘、新郎是不能要求他们走的,有的甚至会闹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作罢。

客家人闹洞房非常有趣。一般有两个内容:一是根据新房内的摆设来说一些吉祥的话,然后叫新娘给红包;一是跟新郎、新娘开各种玩笑,如用一条细绳拴一颗糖,叫二人去吃糖,当他们快要吃到时,往上一提,此时他们有两个选择,要么照做,要么给红包。一些经常闹洞房的人,还会带上一个盆子来装红包,因为他们是闹洞房的“主力”,他们能说“四言八句”并且用各种方法让新郎、新娘给红包。

闹完洞房,就该给新郎、新娘“摊床”(铺床)。摊床的人也是提前安排好的,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但他们都必须是“命好的人”,他们铺好床以后,就会得到大红包,这时候新郎、新娘就可以休息了。

四、逻三朝

从结婚那天算起的第三天,有“逻三朝”的习俗。这天一大早,新娘娘家人去看望出嫁的客家妹子。一般是母亲带上一个小男孩去,如果家里没有男孩子需到邻居家借一个,忌带女孩去,因为带小男孩就有“带子”的意思,意味着新娘以后会生育儿子(生儿子才不会被婆家的人看不起);此外还要带上两盒糕点和两条甘蔗。一节一节的甘蔗有“节节高”的意思,意即祝福新郎、新娘以后的日子越过越好。如果算命先生说新娘在几天之内不能见母亲,那么就换成新娘的姐姐或哥哥前去。在那里吃过早饭以后就返回。

五、回门

婚后三日,新婚夫妇同回新娘家叫回门。回门时他们吃了午饭后,可以玩一会儿,但是不能过夜,因为新娘必须在一个月以后才能在娘家过夜,这里有“一个月不空房”的说法。若算命先生说新娘婚后第三日女儿和女婿不能见父母,则一个月以后才能回门。回门后,婚礼便告结束。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