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闽南地区丧葬习俗

闽南地区丧葬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7-12

3、下 葬

辞过3次客,大部分丧属也与吊客同时返回,只有孝男和主要亲属护送灵柩到达墓地,举行下葬仪式。

(1)设 祭

灵柩到达墓穴前,要奉魂帛就灵座,摆设牲醴、点香烛、焚纸钱祭奠死者。

(2)授 土

在墓坟的左边立1个“土地公”的神位,由有身份的人祭拜土地公,请土地公拨出1块地供死者安息,俗称“授土”。

(3)落 葬

吉时一到,“土工”口诵吉语,将灵柩放入穴中。孝长子止哭临视,勘验周至,务使棺位平直端正,向圹中放入墓志铭,并将铭旌铺在棺上,最后亲手撒下3把土,示意土工开始窆埋。

土工向圹中撒入五谷和铁钉并唱吉语,然后将未撒完的五谷和铁钉分发给孝男,孝男用麻衫的衣襟兜住象征添丁进财的铁钉和五谷,并要带回家中。接着,土工挥动锄铲,将棺材封盖严实,在上面堆起土堆,俗称“墓龟”。

若死者是死于水中或是自外地运棺回来,在落葬之前丧属要请道士诵经,手持灵幡呼叫“××归来吧!”将亡魂引回后才能下葬。

(4)谢 土

棺材落葬后,丧属随即点香烛、焚纸钱,以牲醴祭祀土地公,此为古时的“告窆”礼,俗称“谢土”。祭后将魂帛埋于圹旁。

(5)点 主

祀过土地公,众孝男列跪墓前,孝长子背向墓跪,双手捧死者的神主,主礼者手持朱笔向太阳一指,口中唱道:“指日高升”。接着,用朱笔在神主牌上端左右两边各添一小点,口中唱道:“两耳聪明”。最后唱:“子孙茂盛,科甲连登”;并以朱笔在神主牌上的“王”字上添上一点。

葬 后

旧时,从葬后到三年服除,期限既长,礼仪亦繁复,孝男孝妇要遵守服丧的诸多禁忌,甚至到村里的公井去汲水也属犯忌。

1、设 灵

“点主”之后,孝男奉死者的神主入灵轿下山回家,称“返主”。孝妇要列队至附近路口跪迎神主。回到家门口时孝男孝妇均要哭号,称“望门哭”。进入厅堂时要将神主供在当中。

如果墓主人系死于外地,下葬后还要引魂返家。孝男手持灵幡招呼死者:“父(母)亲,回家吧。”俗话说“死人直”,意为死人的灵魂不懂得转变,所以孝男引魂归家时凡遇拐弯或过桥过沟时均须关照亡灵,大声说:“转弯啊,对遮行(往这儿走)”或“过桥啊”、“过坎仔啊”。将亡魂引至家后,告诉亡灵:“到了”。引魂就座并将灵幡和寿金、银纸一起烧掉。

殡葬后撤除灵棚,厅堂墙上挂死者遗像,灵座上供死者的神主,两旁摆放纸扎的奴婢,俗称“桌头□(音干)”。富家桌头婢如真人大小,站立在供桌两旁,1个端茶、1个执水烟袋;有的还做成可活动的,人一踩到桌前的踏板,桌头婢即俯身向前,放开踏板桌头婢又恢复仰身状。贫家桌头婢高仅1尺左右,摆在供桌上。供桌上供香烛和丧事专用的“七碗”,另外还摆1盏昼夜长明的油灯。厅堂两侧墙上挂女儿、儿媳、侄女筹办的纸扎“金银山”,俗称“灶仔山”、“新妇山”、“查某孙仔山”。

漳州城区有的灵位设置得宛如死者端坐在厅中:供桌后摆1只扶手椅,椅上倒放1个米斗,斗上安放死者的神主,另用死者生前穿用的衣服盖在米斗上,两袖顺扶手垂下,两只裤管在椅子前沿垂下,椅子前摆放1双死者穿过的鞋。

设灵毕即举行葬后的第一次祭仪,旧称“虞祭”,俗称“安灵置孝”。知书之家的孝男要哭读固定格式的虞祭文。

供上神主之后,孝男孝妇每日晨昏仍要着孝服在灵前烧香“拜饭拜茶”,而且必须哭出声,四邻若听不到朝夕哭奠声会被讥为不孝。孝妇哭奠用本地通行的哭丧调子向死者诉说哀苦和思念之情。随着时日的推移,哭奠常流于形式,往往只闻哭声,不见眼泪。

2、应 酬

自人死到下葬,丧家要惊动和烦忧不少人。葬后丧家必须以一定的礼节对这些人表示祝福和感谢。

(1)洗 净

出殡后,丧家要请道士或别的专业人员举行洗净仪式。道士边摇铃边用石榴枝沾水在丧家的四周拂洒,并高声向四邻唱道:“清气相(干净)啊!”祝四邻清净平安。

60年代至70年代,多数地方废止了洗净的习俗,丧家在往自家大门上贴白纸的同时,将红纸剪成小方块贴在四邻的户外墙上以祝四邻平安。

(2)宴 客

殡葬归来,丧家要设宴答谢吊客和帮忙丧事的亲友。丧宴的酒菜与平常无异,只是席上当有1碗“红糟肉”,寓意见红化吉,祝吊客和帮忙的亲友回家平安吉祥;宴席不上甜点,以豆干炒韭菜作为最后一道菜。

席间觥筹交错,全无哀戚情思,常为有识之士所诟病。但此举自古已然,禁而不止。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繁荣,有钱有势的人家办丧事或大摆宴席、或大收赙仪,使工薪阶层常有“人情债难还”之慨。

3、收 灰

下葬后7天,孝男孝妇备牲醴到新坟哭奠并修补坟墓,告慰亡灵,俗称“收灰”。是日已出嫁的女儿要回来参加收灰仪式。

到达墓地后先摆上供品,漳州城区多供丧事的“七碗”和猪头、鸡、面等凑成11碗。孝男孝妇哭奠过后,在给死者烧寿金、银纸之前,要先烧1份寿金给土地公“做工钱”,请其为死者带路并安排死者在阴间生活。

接着,孝男孝妇要收拾并焚烧坟前遗留的丧具。如发现坟墓有破损或松软,要立即修补夯实,并取一小撮坟前的泥土放入香炉中带回置于灵位前,示意坟墓已完成,告慰亡人可安眠于九泉。

收灰后,已出嫁的孝女要带豆子、甘蔗和小红灯笼回去,俗称“提豆仔”。其中甘蔗常用芒(用以制作扫帚的芦荻类植物)秆或整根芦竹代替。丧家将米豆蒸熟后拌上红糖,然后分装在特制的巴掌大的小竹篮中。篮子的外沿要贴上红纸,糖豆上放1只未煮的糯米圆子、两个饭团、两块豆腐和1小块用韭菜裹起来的肉,韭菜肉是要送给女婿吃的。每个女儿带1只篮子和1根芒秆(或芦竹)回夫家祭拜保平安。每个女儿分得1盏外写“五谷丰登”、“添丁进财”等吉祥语的小红灯笼,并在回婆家的路上将小红灯笼挂在路边的树上或篱笆上。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