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源自冠礼的福建莆田男子上头仪式

源自冠礼的福建莆田男子上头仪式

作者:余学范来源:网络2020-03-13
源自冠礼的福建莆田男子上头仪式

冠礼是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男子二十而冠,《礼记·冠义》:“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这种礼仪仍遗留在今莆仙民俗的上头仪式中。

按照莆仙传统婚俗,新郎新娘都要在结婚前一天晚上举行上(莆仙话读“象”)头仪式,这个晚上就被叫做“上头夜”。除了其他的活动外,男子上头主要是理发、梳头,祭祀敬告祖先,戴礼帽,穿礼服(俗称上头服)。正如一首儿歌所唱的:“红雨笠,戴红红,阿兄就成人”。礼帽是红色的,与古时不同,可能是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色彩。然后,请家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给新郎起字,在厅堂墙上挂“表德”。“表德”是一个长方形红纸条幅,上面写三行字,中间大字写着新郎的表德(字),左行写他的本名,右行是他的排行。最后,由一个参加仪式的人念祝辞(俗称“赞”):“挂起表德真及时,金鸡报喜迎佳期。亲戚朋友来贺喜,一举成名天下知”。上头仪式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这与古代的冠礼基本相同。古代冠礼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冠而字”。加冠三次,穿上礼服。然后,主持者还要给冠者取字。《仪礼·士冠礼》:“冠者立于西阶东南面。宾字之,冠者对”。宾即主持冠礼者,在莆仙是家族内长者。古代(直到解放前)男子都有字,字是成年后进入社会被他人使用的称呼,与其名有一定的联系,如屈平字原,陶渊明字元亮,郑樵字渔仲。《颜氏家训·风操》:“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后来人们就用表德来称人除本名以外的字。另外,古代冠礼在给冠者起字后的祝词中说:“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甫是古代男子的美称。伯仲叔季是排行,加在字的前面。若某人有兄弟四人,最大的加伯,最小的加季。如孔子字尼,排行第二,他的字就是仲尼。今莆仙男子的字和排行,仅仅写在表德条幅上,没有使用开来。

古代冠礼是天刚亮的时候在家庙举行的。《仪礼·士冠礼》:“摈者(佐理冠礼的人)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汉]郑玄注:“旦日正明,行冠事”。莆仙上头仪式一般在厅堂举行,莆仙传统民居的厅堂,是家族祭祀、婚丧喜庆、聚会的地方,后部放祖先牌位,实际上相当于古代的家庙。莆仙挂“表德”是在结婚日凌晨(“金鸡报喜”)时。另一首挂表德祝辞“今早上头喜冲冲,东来紫气满华堂”,也表明是在早上。这与古代冠礼相同。

莆仙上头仪式后紧接婚礼,故莆仙也称男子成亲为“成人”。男子临婚加冠,从此,开始承担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对家庭对族群的责任,即成家立业。这也是冠礼“成人”的本意。

莆仙俗语说:“三十岁未上头,还是小孩”。小孩是未成年人,这也说明男子只有经过上头仪式才成年。

总之,莆仙男子的上头仪式,源自古代的冠礼。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