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作者:不详来源:魏晓光的博客2018-10-12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当你走进“东北农耕文化博物馆”,就会被院子里的石磨、石碾、碌碡、掍子、墩轱轳子等石质器具所吸引,那些镌刻着过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会把你拉到了从前农村的记忆中,感受浓浓的乡味。

碾子乡味浓

碾子是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麦子、玉米等粮食碾碎加工时使用石碾子。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石碾子由长约70厘米、直径约60厘米的圆柱形碾砣子(也称碾滚子)和承载它的直径约170厘米的碾盘构成。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砣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砣以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30年前,家家户户都需要磨米磨面,碾房里变得异常拥挤,头天晚上要去占碾子,所谓的占碾子无非是用一把扫帚放到碾盘上,碾盘上如果已经有把破旧扫帚,表示已经有个人提前占下了碾子。磨面使用生产队的毛驴,磨面之前用一块厚布把毛驴的眼睛蒙上。用小米去磨面,先磨的小米被均匀撒在碾盘上,在沉重的碾砣和碾盘摩擦中,碾碎了那些黄乎乎的小米。再用细筛子把面筛下来,转几圈,梆梆敲几下,小米碴倒在碾盘上继续磨,直至变成小米面。磨玉米时,碾盘上那些黄澄澄的玉米,一半变成玉米碴,另一半变成玉米面儿。后来电动化的米面加工厂代替了石碾子,碾子都拆卸了。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石磨的记忆

石磨是将粮食碾磨成面粉的传统生活工具。一盘石磨由上下两扇尺寸相同的磨盘(直径为1米左右、厚度为30厘米左右)构成。两扇磨盘正中心有凸凹相对的短木轴(磨脐子),以保证上扇磨盘转动时不会移位。两扇磨的接触面上錾有排列整齐、顺序相反的磨齿,用来碾碎粮食,磨齿由内到外由粗到细。上山磨盘上有两个圆洞,叫“磨眼”,磨盘上的粮食从磨眼漏到两扇磨盘之间,随着上扇磨盘的转动,粮食便被碾碎。为了调节粮食下漏的速度,还要在磨眼中插上一两根筷子之类的细棒,叫作“磨筹”。那时,很多贫穷人家养不起驴马,只好用人来推磨,那是一件非常艰辛的活,沉重的步伐布满磨道,换来生存的依靠和生活的希望。

传统的农村老物件:碾子与石磨

我们吃的面和米,都是用石磨、碾子一点一点磨出来的,吃白面馍都是奢侈。现在尽管家庭富裕了,然而上了年纪的人都不舍得浪费一点。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吃穿不愁,不知道好日子怎么来的。应该让年轻一代人知道这些老物件,了解过去,珍惜当下。

石磨用得久了,就需要有人把它处理打磨一番,这就是铲磨。因为铲磨用的是扦子,把石磨的纹理凿打的更加深,石磨铲完后得用水冲刷多遍,把石头的粉末冲刷干净。铲磨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活。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