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福建泉州泉港区信仰习俗

福建泉州泉港区信仰习俗

作者:陈华发来源:网络2019-05-05
福建泉州泉港区信仰习俗

泉港区内群众主要信仰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以佛教信徒最多。此外,民间信仰相沿久远、神祗甚多,主要敬奉妈祖等女神、关羽等英杰,土地公、五爷公等神灵;供奉不知名的乡土神祗小宫庙则多达千余座。

泉港的信仰风俗最大的特色就是儒释道与民间封神、祖先信仰水乳交融。由于宗教逐步走向世俗化,有些寺庙把佛、道、乡土神祗一起奉祀,相容并蓄,拥有不少信教群众。泉港宗教文化丰富多彩,是构成泉港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种宗教的传播发展,对于泉港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民情产生了深刻、广泛的影响。

一、佛教信仰

公元前六世纪,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这几个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诞生在世界东方。释迦牟尼的哲学被奉为宗教,形成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泉州素有“泉南佛国”、“闽南蓬莱”之称。处于泉州之北部的泉港地区,东晋时期境内最高峰笔架山上就建有寺宇,唐五代时兴建天湖岩寺、云门寺、太白峰寺、离相寺等寺院,这与当时主政者的信仰与倡导是分不开的。当时随着整个泉州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从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的“誓愿归佛”至先后主政泉州的留从效、陈洪进等人尊佛,泉港的佛教也呈兴旺态势。宋代以后,因儒道释逐渐融合,泉港的佛教渐趋世俗化,但仍继续发展,直到清朝才逐渐衰落,鲜有新建佛寺。宋明二代扩增的佛寺中,如今较为闻名的有山头寺、虎岩寺、九峰寺、重光寺和清莲庵等。一些寺院也在历史进程中,因各种原由倒塌凐没,如境内宋代名寺龙塔寺(其遗址位于山腰街道塔山),现已成为一片废墟。

区内现有佛教寺庵九十二座,其中十多座建筑精美的寺院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这些禅寺历经千百年的兴废轮回,经过信众和侨胞献资修建,时逢盛世又焕发魅力,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与当地信仰习俗互为交融,展现出东南沿海一隅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

泉港佛教与海外各地的关系源远流长,是泉州佛教向海外传播的重要地区之一。如民国时期在太白峰寺修行的达明禅师远渡重洋,到新加坡布法,得到新加坡佛教界的普遍赞许,被推为佛教总会副主席。

界山镇清莲庵可以说是近代泉港地区和东南亚各国佛教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缩影。清莲庵本是寺堂,第四任住持兴辉禅师远渡重洋,往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布法,后定居马来西亚引渡信众;第五、六任住持行亮、肃亮禅师本为夫妻,一夜同梦观音送花,翌日发愿出家同修,后来行亮亦云游东南亚诸国,先后被邀往印度尼西亚地藏殿及关帝庙“护香”重兴,清莲庵因此与印度尼西亚地藏殿、关帝庙同谱记载;第六代弟子高参和尚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双林寺方丈,在新加坡兴建寺院九座,名震东南亚。清朝同治年间,时行亮禅师在新加坡双林寺任住持,汇款给在堂主持的肃亮禅师,填塘拓建,寺院面貌为之一新。由于肃亮禅师只收女尼,便改良德堂为清莲庵。行亮禅师兴建的其中两列两层僧舍至今坚固如初,当时的一个门匾至今还存在庵中,庵内至今还完好保存着行亮遗下的铜佛、铜炉、戒珠、经书、佛衣和刻有行亮书写禅联“清风明月临三界,莲座慈云普十方”的石柱。

改革开放以来,泉港佛教界与海外佛教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与密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泉港十多座寺宇庵堂的修建,多由海外侨僧、信众出资。如上述清莲庵的第五任住持行亮禅师在印度尼西亚的谪传弟子法禅、成雄、睿振等侨僧,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热心出资,为清莲庵翻建大雄宝殿、观音阁、僧舍楼三座大楼,整个寺院更为巍然壮观。

泉港佛教在一千多年以来,为了适应时势的变化而逐渐世俗化,愈来愈与民俗和民间杂神信仰结合,延至清末,出现了皈依佛门的“菜姑”这种特殊现象。民国时期,境内寺院半数以上为“菜姑”住持。这时也出现了寺庙道观佛、道、杂神共祀现象。如涂岭山头寺、界山九峰寺之侧建有奉祭天帝的天地殿、九云殿;肖厝怀恩寺于清朝初建时为天华堂,仙佛同居一堂;南埔重光寺后殿如来、观音和关羽同祀,其照墙上绘有大幅八仙过海图;峰尾永全社既祀观音,又祀妈祖、陈靖姑、社神、关羽等。信众释道不分,仙佛同礼,正如人们还习惯上把奉祀何氏九仙的九真观称为燕山寺。

一九八0年以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寺产,僧尼返寺,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近年来,区宗教部门组织成立了佛教协会,进一步加强了全区佛教界的联系和对外的交流。泉港佛教界秉承“慈悲为怀”的理念,以出世的佛学思想,做入世的慈善事业,为构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如许多寺庵堂收容了一些被弃女婴或残障儿童,抚养培育成人。挂靠在肖厝怀恩寺的慈善福利协会,历年来筹措并支出公益资金四百多万元。泉港佛教逐步走上正常轨道,扩大了社会影响。

佛祖信仰

佛祖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族人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祖居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他的母亲人称摩耶夫人,是邻国拘利族无臂国王的女儿。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诞生时,“普放大光,照三千界”,“佛星下现,侍太子生”,“虚空无云,自然而雨”。总之,这位非常人物的诞生有种种异兆,他的生年有公元前六八七年和前六二二年等不同的说法,但佛典明确记载他的诞辰为农历四月初八。

传说摩耶夫人在分娩前夕,按照古印度的习俗回娘家生产。当她路过蓝毗尼花园(即腊伐尼林)时,见花园有一棵无忧树,其上花色鲜美,香气四溢。摩耶夫人在举手摘取无忧树上的鲜花时,释迦牟尼从她的右肋下生出。

这位王子生来就过着优裕的生活,但他也目睹了人间的种种痛苦,引发了寻求真理的念头。二十九岁时,他皈依沙门,抛弃王位、宗族,周游印度,遍访名师,“日食一麻或一麦”。那时的印度人认为通过苦修手段可以获得知识。乔答摩经过六年多的苦修,意识到寻求人类真谛不能靠折磨肉体的苦行生活,于是去尼禅河边洗去身上积垢,又得到牧羊女的乳糜喝,于是体力渐渐恢复。

乔答摩离开苦行林,向伽椰山上走去,在毕钵罗树下正襟危坐,并起誓:若不证得“无上正觉”,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经过七天七夜,乔答摩终于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恍然大悟而证得“菩提”。

因释迦牟尼为佛教祖师,故人称佛祖,泉港人也大多以此称之。凡有寺院,必有大雄宝殿(或三宝殿)主供佛祖。境内信众坚信佛祖为“天地神人鬼”五界法力最为高强者,他能够除恶庇弱,扶危济贫,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故常到佛祖圣像下烧香叩拜,藉以保境安民、祈福解危、超度亡魂。

在农历四月初八佛祖生日,各寺庵和在家修行者诵经奉祀,举行佛事活动,邻近善男信女亦到寺内以果合礼佛,并烧贡金纸银,放鞭炮,祈求佛主庇佑。泉港一些乡村世代相袭认为,这一天佛主会出示一些自然现象来预兆收成,如清晨放牛出栏,牛如果哞哞叫,则预示早稻收获时节会多雨,要注意稻草腐烂;如果当天下雨,则预示今年果树收成不佳,百果歉收。

观音信仰

观音亦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原称观世音,于唐代因避世宗讳而去掉“世”字。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又译作“光世音”、“观自在”等,意即神通广大的观世音,时时都在观照着世间受苦受难的众生,一旦称诵其名,她就立刻前往解救。庙堂里,观音一般放在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之后的大悲殿来供奉,而她在民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佛祖,成为人们意识中的“佛祖”的化身,普遍认为观音“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既能消灾添福寿,又能许诺人们的世俗愿望的祈求。

公元前五世纪,佛教接纳印度婆罗门教的善神双马神童,将其化成一位慈善菩萨,叫“马头观世音”。后来佛教徒把观世音人格化,变成一位威武的伟丈夫,并创造了观世音出身王族的新身世。据《悲华经》的说法,观世音是转轮圣王无净念的太子,他修行时立下宏愿,要断绝众生诸苦和烦恼,佛祖便给他取名为观世音。

观世音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随着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南北朝时出现了大批尼姑和女信徒。外来的宗教要想在中国站住脚根,必须造出一位女菩萨,满足民间信众的愿望。这个任务就历史地落到了观世音的身上。首先他是善神,其次他有33种化身,可男可女,因此干脆就让他变为女菩萨,这大约在隋唐时期。

到了北宋,中国人又创造了新的观音的身世。说是有位妙庄王,生了三个女儿,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的妙善献出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观音可以说是泉港民间最流行的信仰。明清时期,观音崇拜进入百姓家。农家厅堂的神龛,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或“历代先祖之神位”外,大多同时敬奉观音,每逢“观音妈生”备三道面三道斋菜,烧香祭拜。有虔诚者每日早晚都在观音神像前烧一束香,甚至有些妇女终生吃素奉祀观音,称“观音妈斋”。人们如遇难,则呼“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子,则祈“观音送子”,有子,则往往“契”给观音做干儿子。男人把观音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仙女,女人更把她视为可以倾吐秘密又可得到她真诚帮助的贴心人。

据说观音诞生于农历二月十九,成道于六月十九,涅盘于九月十九,这三日泉港人皆称为“观音妈生”。每逢这三日,信众纷纷到就近的寺庵烧香祈祷,虔诚者每逢初一、十五前往焚香祈祷,有一些斋会还自己组建“观音堂”。一般的佛院,如果建有两座佛殿,其中一座则往往是大悲殿(或观音阁)。九峰寺大悲殿的观音端坐莲花塑像通高五米,为区域内最高的神佛塑像。峰尾永全社本是主祀社神的,却将观音供在中殿,其它神灵则供在偏殿,可见人们对观音信仰之深。

观音崇拜在民间历久不衰,原因固然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许许多多并不了解观世音来历的善男信女对观音的崇拜,其实他们只是寄托一种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于民风民俗不无正面的影响。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