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独具特色的江西上饶民俗文化

独具特色的江西上饶民俗文化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3-12
独具特色的江西上饶民俗文化

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婺源傩舞

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戏”,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婺源原始的傩舞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是中国舞蹈艺术研究难得的“活化石、活资料”。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镇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历史上曾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

婺源傩舞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相结合的艺术。婺源傩面具有50多种,以木头雕成,工艺精致,手法夸张,神气活现,其忠奸优劣、老少妍陋无不神似。旧时乡民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还有一套尊祀的仪式。婺源傩舞受外界影响极少,在表演艺术上仍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格。动作多为顺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独具特色。音乐伴奏均以舞止曲终为原则,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有专用的锣鼓谱和曲牌。婺源的傩舞内容多为神话和民间传说故事,婺源现有傩班10多个,傩舞节目100多个。其中,既有原始的表现迎神逐驱鬼的《搭架》《追王》,又有反映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开天辟地》《太阳射月》《孟姜女送寒衣》《刘海戏金蟾》,还有一些表现嬉戏玩耍和棍棒对打的《单棒》《双棒》《舞小鬼》及模仿农耕狩猎动作的《耕田》《捉鸟》等等。

婺源傩舞于1953年赴北京参加“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86年以来,被先后载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中华舞蹈志·江西卷》等专著。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一绝婺源抬阁

抬阁,又称台阁,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台架,少男少女扮演故事人物绑立其上,多人前后抬杠,巡游街市。

婺源抬阁是婺源民众极喜爱的一种民间文化活动,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商贾鼎盛,民俗活动分外热闹,婺源抬阁应运而生,尤以甲路抬阁著称。

婺源甲路抬阁共分上、中、下3层,将俊俏儿童装扮成一出出故事造型,安置在3层抬阁上,底盘由4~8名大汉抬着。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却浑然一体。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常见的抬阁戏曲造型有《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有“桃园三结义”“打渔杀家”等。扮演者多为儿童,穿戴考究,各饰某剧中的一个角色。人物不说、不唱、不演、不动,只配吹奏、锣鼓以渲染气氛。抬阁由4人或8人扛着游走,整个表演人悬在空中,飘飘欲仙,从天而至。抬阁造型优美,场面壮观,加上锣鼓相伴,十分气派。

甲路抬阁常常是一连出动七八座,长达百余米。每逢节日,一座座抬阁鱼贯而行,走村过市,好不热闹。经过各家门口、店铺前百姓都要燃放鞭炮,以求来年平安吉祥。每座抬阁前边都是鼓乐开路,锣钹断后。抬阁活动曾是迎神赛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宗族之间相互炫耀门第的手段,所以一般都由族中有经验的长者主持。现在抬阁巡游变成了全族全村男女老少都参加的一种民俗活动。2010年6月,婺源抬阁入选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丽的婺源灯彩

灯彩,俗称“迎灯”,是婺源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艺术。婺源方言中,“灯”同“丁”,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的吉祥之意。逢年过节,从城镇到村庄,从街头到巷尾,婺源处处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焰火冲天,神龙窜阵,龙虎斗,鱼跳龙门,狮子滚球,场面热闹。

婺源灯彩由来已久,世代延续,祖辈相传。婺源灯彩起于唐宋之间。在那久远的年代,灯节原是由宫廷传入民间的(古时称宫灯),或许是灯节的热闹喜庆与吉祥,正适合民间土壤的生长,在历经一段漫长的时间衍生成一种民俗。婺源的花灯制作,集合了竹艺、装裱、剪纸、绘画等民间技艺,以辞旧迎新为主题,展现的是花团锦簇的绚丽,还有散佚民间的文化图像。婺源灯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据1985年“民舞”普查,全县有灯彩100余种,主要是观赏性灯彩和表演性灯彩两大类,观赏性灯彩又可分“竖立式”“悬挂式”“抬式”“动物灯”“瓜果灯”等等。

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的观赏灯彩。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4个部分连接而成,全灯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约200余米。每节板桥上装两盏彩灯或灯笼形成龙身,内燃蜡烛,龙头龙尾皆用灯篾彩纸编饰,舞动起来十分壮观。人物香灯多以《三国》《水浒》《杨家将》《白蛇传》等历史、神话故事及动物、古建筑为题材,以芭蕉、南瓜、线香为制作材料来塑造各种艺术造型。其工艺之妙,手法之精,形象之美,实属罕见。

板龙灯属表演与观赏兼而有之的灯彩,花灯的图案,除了“开门纳福”“辞旧迎新”“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的祈愿,还有“渔樵耕读”“梅兰竹菊”等小品,独盏宛若花篮,连接起来就成了五彩巨龙,雍容大气,蔚为壮观。

鄱湖渔俗

上饶市鄱阳、余干、万年县是鄱阳湖核心区。浩瀚的湖区也是天然的渔场,千百年来形成了特定的渔俗,至今仍有沿袭。

“燂舱”和“集飧”

每年渔民下水捕鱼叫“出山”,“出山”伊始,村民放鞭炮、打牙祭俗称“燂舱”。新渔船下水,渔民要鞭放炮燃香,拜土地神,祈保平安,集体作业的大型渔船下水,村民更要“集飧”,捕鱼结束时要打牙祭。

开港放鞭炮

开大港、大湖要放铳、请酒,开港捕鱼时,指挥船发号施令,各类渔具定有规矩,不能乱用。

堑湖和禁港、湖

7月开始堑湖,用竹竿上扎稻草在一片水域标号,他人不可随意在堑湖的水域捕鱼。8月开始禁港、湖,插封标,放鞭炮。禁港、湖期间,一律禁止捕鱼和采集水产品。

车干湖捕鱼

车干了湖水的人在前面捕,没有车水的人均可在后面,在后面捕鱼的人叫“打横”,“打横”的人不能超越车了水的人捕鱼。

鱼会休渔

4~5月鱼类洄游鄱阳湖产卵繁殖,为保护雌鱼产卵,在此期间严禁捕鱼,称“鱼会”。

鄱阳渔鼓

亦称“鄱阳道情”,发源于鄱阳县的泗溪,属江西道情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唐代、成型于宋代,兴盛于明代,是融合民间小曲、方言鼓书等元素而形成的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农家休闲曲艺,是湖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2008年5月27日,鄱阳渔鼓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鄱阳渔歌

鄱湖渔民在捕鱼、织网、晒网或暇时即兴创作的渔歌。内容多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歌词运用丰富多彩的当地方言。渔歌的表演形式,或独唱,或多声部合唱,是渔民最朴实、最自然的吟唱,表达了鄱湖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如鄱阳的《粉蒸鳜鱼真难求》《每日打鱼乐陶陶》《我靠打渔去营生》和余干的《东风一吹郎船天》等等。

饶河戏

又称饶河调,古时称为江西大班,因发源于鄱阳饶河一带而得名。饶河戏是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将高腔与皮黄声腔交相融合,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古老剧种,主要流行于江西饶河流域的鄱阳、乐平、万年、余干、浮梁一带。在鄱阳,饶河戏不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