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祥云天峰山石雕艺术

祥云天峰山石雕艺术

作者:杨源忠来源:网络2017-10-31
祥云天峰山石雕艺术

天峰山,位于祥云、姚安、南华三县交界地,海拔2570米,距祥云县普淜镇11公里,是祥云县的道教名山和主要风景名胜区之一。

天峰山三天门前,顺着用红沙石镶砌的400多级“百步云梯”步步登临,石阶两旁春意盎然,一棵棵高大挺拔的野樱花、劲松、柏树向我们招手,那百色的野樱花正开,劲松滴翠、柏树吐绿,林壑清幽,一片绿茵,布满山体。那白里透红的景致,沁人心脾的爽气,让你心旷神怡,令人飘然欲仙,忘却了尘世间的悲欢得失,喜怒哀乐,进入了超然闲逸的境界。老君殿院掩映绿中,更显雄伟壮观,古朴凝重,八面来风。到了三天门,笔力潇洒遒劲的“天峰山”三个大字,烘托在古木参天、群峰秀色蜿蜒的三天门牌坊上,牌坊两边楹联“山自几时有起,峰从何处飞来?”以问句点出“天峰”二字,既切景,又寓意撩人。进入殿门,殿内一步一景,景中有景,景景有别,金碧辉煌的道院、阁楼、殿宇建筑,雕梁画栋,檐角飞空,错落有致,仿佛振翅欲飞的山鹰,宏伟壮观。大殿周围,朝奉香烟缥缥渺渺,一派空明幽静,让人忘记了这是极乐净土,还是人间灵光盛境。瓦铄流金,金碧辉煌的老君殿、灵官殿、观音殿、药王殿、玉皇阁、三天门、功德坊等建筑物和古石雕、古碑,可让聪慧的游人感悟这一精髓。

到天峰山,最让人难忘的是石雕,最具文化艺术的还是石雕。那雕刻着龙凤、人物花鸟的圆形、方形石柱和石门、石窗上的石雕上百幅,其精湛的装饰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犷,又有精雕细刻,使整个殿宇更显庄重典雅而又富丽堂皇。这些雕刻,无论从刻工技艺和描绘表现手法,堪称旷世绝作。游人和名家曾赞:“木雕、石雕艺人运用手中的雕刻钢刀雕就的图案,一点也不夸张,实实在在。”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雕技。这些杰作,是古代工匠把美好的憧憬和希望,把勤劳和智慧注入这天峰山的瑰宝。

天柱门上有竖匾“擎天柱石”四字,门旁的四柱,前两柱为滚龙圆柱,柱基为石狮;后两柱为方柱,柱基为大象。那柱墩下前狮(思)后象(想)的石雕,别具一格,活灵活现,真是妙到了极处,可谓一举三得,一是使建筑日久不变形,不龟裂,不影响其承重的能力和画面的质量;二是前狮(思)后象(想)的结构,给人一种隐隐的警示:“遇事你要前思后想呀!”有丰富的底蕴文化;三是给建筑增加了艺术美感。这天柱门的造型及其机智含意、精巧的石刻,让人禁不住近前抚摩,赞叹造化的神工。上书对联:“问仙山古来如一太极;瞻杰阁高处御九重天”,书法谨严浑厚,苍劲飘逸,“高峰建仙阁使宇内风流人物似驾祥云终有歇息地;低岭安灵阶宜普天文澜骚客如踏彩霞始得上天梯”,两副奇巧对联道出了天峰山的中心位置和惊险。

天峰山石雕是民间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琳琅满目,尽显天峰山石雕艺术之风流。可以说,天峰山石雕,不仅提升了当地人民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还大大地提高了天峰山的知名度,扩大了天峰山的影响。

天峰山石雕,石料为砂石、色泽为紫红色。石雕造型奇巧,刻工精细,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将时代风采与艺术抒情的意境凝结在石头上,使天峰山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天峰山石雕是一代石雕艺人创造的民族优秀文化,是有生命、有灵魂的艺术,是一种具有雕刻语言的石文化。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使天峰山更具神采。

置身于天峰山的石雕,宛如进入艺术的宫殿,那美不胜收的山水风景,那千姿百态的花卉鸟兽,那庄重肃穆,惟妙惟肖的人物、蹲狮、龙柱等石雕,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动静结合,跃然石上。其中“前狮后象”构思巧妙,造型美观独特,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石牌坊、石柱,石花屏一件件古朴、典雅,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令每一位旅游者,对巧夺天工的雕刻品称赞不绝。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天峰山的石雕就更为可人了。我想,读着让人一目了然的石雕,缩短了天峰山石爱好者之间的距离,就是读了一部简略的天峰山石文化的历史。

天峰山石雕是祥云人的骄傲,是普淜民族文化的自豪,其艺术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