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西江文化与习俗

西江文化与习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7-04-20
西江文化与习俗

西江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据《梧州市志》记载:“浔江与桂江汇合后称西江,西江水向东流,经梧州13公里后注入广东。”市志明确西江是上述两江的汇合,即位于梧州市南岸的那段13公里水路开始往东就是西江。《辞海》也注释为:“西江位于广东境内,是珠江水系的一条主干线。”这是狭义之说。

广义之说,西江文化是指西江流域地区的文化现象。西江流域主要包括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跨越云、桂、粤三省(区),流域的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的集水面积为20.24万平方公里,占了三分之二,这样一来,西江文化研究的范围更广,文化内容也更为丰富。鉴于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区域,其西江流域文化必定渗透少数民族色彩。另外,位于西江流域的各条支流亦各有其名和特性,况且生活在不同河流区域的群体,自然会刻上不同的生活烙印,文化内涵也因此缤纷各异。

正是考虑到梧州(苍梧)历史上在西江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作出的贡献,又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就西江流域梧州段这一特殊地区的文化现象,来论述西江文化及其习俗。

西江文化即以水为主体的文化。在这条风光秀丽的江河中,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如浮于西江中央的梧州境内的系龙洲、肇庆境内的砚州岛,分别流传着关于宝鸭、关于包拯的传说,而西江流域中最集中的、共有的传说则是龙母,因而从某一方面来说,西江文化亦是龙母文化。而传说中的龙母则是西江之神。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限制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同自然、社会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规律,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无奈,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都归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他们认为这些变化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着。于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切自然力都被他们形象化、人格化了。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活跃在西江流域的龙母,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据有关记载,历史上的龙母名叫温凤娇,生于战国时期即公元前290年,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11年,史书记载龙母一生竭尽全力带领族人垦山治水,为乡亲造福,深得族人爱戴。龙母曾得到历代皇帝的册封,在悦城龙母祖庙中还完整地保存着明代开国皇帝的洪武诏书碑,而民间传说龙母乐善好施,她曾救过5条小龙,小龙感激龙母救助之恩,不敢在水里兴风作浪,生祸造灾。因而生活在西江流域一带人们为了感激龙母、祭拜龙母,各自在自己的城镇、乡村建立龙母庙。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人类能较为科学地阐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不再幻想龙或龙母等之类的神灵,能帮助人类制服自然灾害,但后人仍将他们视作人类的祖先,种族文化的根源,赋予不同的含义,衍生出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基于这一点,可以说龙母的传说是西江文化的起源。

有关龙母的节日在西江一带一直沿袭至今,久经不衰。龙母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民俗有辟邪镇邪之习。常以菖蒲、艾草、柚子叶挂于门,小孩配戴三角形香袋以驱青虫、恶蚊,散浊气,此外人们习惯到江河里游泳,称之为洗龙船水。自古以来,这一天家家户户均杀鸡杀鸭,做灰水粽拜祭天地祖先,合家畅饮。

第二,在端午节那天举行龙舟竞渡,在西江一带,龙舟竞渡历来被视为民俗活动中的盛事,其规模极为宏伟壮观。据明代魏浚《岭南琐记》载:“梧江(指梧州一带)竞渡龙舟长十余丈,坐可五十余人,有衣白数人,分立舟上,每摆动则右手挥小白旗,左手挥袖,袖甚长,如所谓郎当舞袖者。”这种情况,一直保持到清代,而龙舟竞渡,一直沿袭直今。

第三,每年的农历五月初八,传说为龙母的诞生日,那天肇庆的龙母祖庙、梧州的龙母太庙都有来自省(区)内外、香港、澳门以及海外侨胞旅行团前来贺诞,有的贺诞团达千人。这一日龙母庙通宵达旦开放,庙里张灯结彩,庙内庙外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和游人争先恐后来朝拜,以求龙母赐福庇佑,颇为壮观。反映出龙母的后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梧州市龙母太庙内还有摸龙床、照龙母镜、用龙母梳、洗龙母水、喝龙母茶,往万寿龟投币等活动项目,热闹非常。每一项活动都带有不同的寓意。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