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间习俗 > 广东平远六吉“迎相公”隐藏的民族情结

广东平远六吉“迎相公”隐藏的民族情结

作者:刘奕宏 冯锡煌来源:网络2020-04-13
广东平远六吉“迎相公”隐藏的民族情结

数年前前,笔者曾偕友人驱车数十公里,来到广东梅州平远县仁居镇的六吉村,为的是近距离考察当地流传了600多年的传统民俗活动——“迎相公”。客家地区的酬神活动,是个非常普遍的民俗现象,然而在这个与江西接壤的小山村,在那虔诚的匍匐人群里,在那氤氲的香火缭绕中,竟然隐藏着客家先民的悲壮历史,流动着渗入血脉的千年民族情怀。

相公不坐庙,长留百姓家

11月29日是农历十月十六,阴雨绵绵了一个星期的天公突然放晴,六吉村的村民说:“我们这里迎相公老爷,仪式开始后从没有遇到下雨的事,祖辈以来皆是如此。”迎神祭祀活动首先在村民刘学彬的家举行。在他家的正厅壁上挂有一幅巨大的画像,三位神祗赫然肃穆,村民介绍这三人正是他们祖祖辈辈崇奉的三元相公爷: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位宋末著名的抗元英雄,为民族气节献身的楷模。三位相公爷已在祀主刘学彬的家里供奉了8个多月,今天要举行的仪式是通过隆重的酬神活动,决定供奉这三位民族英雄的下一站。

在平远县仁居镇,崇拜文天祥等三位相公爷的民俗还在附近的邹坊、木溪等村流传,只是其他村的酬神活动均在固定的地点举行,唯有六吉村的相公爷是常年留在百姓家中。

六吉村对相公爷的供奉,采取一种独特的迎神仪式。以前在每年三月三、六月六和十月十六举行,这三个日子据说分别是三位民族英雄的生日。祀主是经抽签产生的,每次活动时,在三相公坛前采用“圣筶”抽签的形式确定下一轮的祀主,酬神祭祀仪式结束后,就把三相公的神像等迎至新祀主厅堂安放,至下次酬神祭祀时又以同样方式产生新一轮祀主,如此循环往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六月六的活动因某种原因被简化掉,所以,这次刘学彬家里的三相公是由三月三供奉至今的。

祈福民俗后,“硬颈”风骨存

迎神祭祀活动的当天上午,大家云集祀主安放三相公神像的厅堂,摆上牲醴果品,纸衣纸袍,燃香点烛,由礼生司仪,唸诵省牲、献熟和祈颂祭文。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个个顶礼膜拜,虔诚地祈祷相公爷消灾赐福,谋事遂心,四季平安。

随后村民集纳捐金,不足之处由祀主负责,进行轻松的聚餐活动,村民共叙家常,联络感情。午饭后,新的祀主在“跌圣筶”中产生了,由同村的卓明添迎奉。要迎接三相公到新祀主家登坛游行盛典,大家再次燃香点烛向三相公叩拜,接着燃放鞭炮,敲锣打鼓,吹奏八音民乐,高擎彩旗,簇拥着三相公神像在村中巡游,巡游队伍所到之处,人人合掌鞠躬,虔诚膜拜,整个村庄到处人如潮涌,呈现一片欢乐、祥和的节日景象。大家一直把三相公神像迎至新祀主家登坛,燃香烛、放鞭炮,活动才圆满结束。

六吉村的村民为何对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这三位民族英雄具有如此独特的虔诚?笔者曾在梅县石扇镇的蕉林坑发现当地也供奉三元相公,但分别是屈原、贾谊、杨震,在代表正直与真义的相类似之外,前三位相公爷民族气节的代表色彩显然更浓厚。

在六吉,两副楹联引起笔者国垂青史;怀祖德创业鸿图贻谋燕冀仰高风。”似乎700年前,梅州地区的客家先民在文天祥等人的感召下誓死抗元的那段历史浮现眼前,那是被称为“硬颈”的客家风骨。

在袅袅的香烟中,我借阅村中主要由卓姓人士编纂的《护国忠臣三元三位相公爷事略》,询问方知,六吉村90%的村民均为卓姓居民。据史料,宋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两次由福建汀漳入梅州,征召勤王义师。是年3月,勤王部队收复梅州,经梅州松口时,受当地群众热烈欢迎,自愿参加勤王者,仅卓姓就达800多人,军威大振。”后与元军作战时,从军者大多数战死,宋亡后,幸存者亦不敢回乡,流落异乡。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曰:“男执干戈女甲裳,八百弟子走勤王;崖山覆舟沙虫尽,重带天来再破荒。”形容的正是由翰林温仲和、举人饶芙裳转述的松口父老间流传的卓满带领卓姓八百壮士抗元失败,幸存者远走他乡的故事。

翻阅六吉的《卓氏族谱》,虽然找不到他们与卓满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个根据族谱记录从福建连城迁徙来的家族,祖上也有一位宋景炎年间担任漳州知州的卓得庆,在元军逼城时坚守孤城殉国。也许先人追随文天祥他们誓死抗元的的孤胆,已经转化成一种文化基因,通过“迎相公”这一民俗活动代代相传。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