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花腰傣

花腰傣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4-07-02
花腰傣

繁衍生息在红河之畔,以色彩绚丽的服饰、琳琅满目的银饰如彩带层层束腰而得名的花腰傣,正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风采。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腰部的彩带层层束腰,并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银铃而被称为“花腰傣”。

自唐代以来,傣族就自称“傣”。花腰傣的名称最早见于清朝,将“百夷”记载为“摆夷”,把德宏州为主的傣族称为“旱摆夷”(明时称“大百夷”),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称为“水摆夷”(明时称“小百夷”),把居住在红河中游的傣族称为“花摆夷”。

民国21年,《新平县志》中记载:“摆衣,性儒气柔,畏寒喜浴……分沙摆、旱摆、花腰摆、苦菜花摆四种。”文中所提的“摆衣”,就是今天新平境内红河流域花腰傣的前身。直到今天,当地的老百姓还一直延续着这种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尊重傣族人民的意愿称为“傣”。

由此可见,当时的沙摆即为傣洒,旱(汉)摆即为傣卡,花腰摆即为傣雅,苦菜花摆即为傣仲。花腰傣是民国时期其他民族对傣雅的称呼,现指新平、元江两县的傣雅、傣洒、傣卡、傣仲,或泛指红河中上游的傣族。其实花腰傣本民族更喜欢自称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花腰傣只是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呼。

花腰傣现有7.2万人,有傣雅、傣洒、傣卡、傣仲之分,80%的居民居住在云南省玉溪新平县内,其余散居于元江等县境内。新平花腰傣由于地处偏僻,仍保存着先民古朴原始的自然崇拜、祭祀、巫术、染齿、纹身和赶花街等习俗。古朴的村庄、典雅的服饰、奇异的习俗、独特的文化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