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苗族“卡牛档”

苗族“卡牛档”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3-03-23

1952年,国家实施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贫苦的苗家,苗寨一片欢腾。当时在安龙县洒雨镇板燕村当民办教师的19岁黑苗男青年潘仕成(已故)一心想办一件事来感谢共产党,于是找来18岁的同伴潘先茂(已故)商量。1953年,潘仕成创作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苗家出了头》作伴奏,与潘先茂一起对“卡牛档”进行了一次改编。由于该舞蹈深深扎根于苗族民俗土壤,生活气息浓郁,节奏欢快,改编后的板凳舞大家更加喜欢。由于联姻等原因,板凳舞逐渐传往安龙县的海子、戈塘和兴仁、贞丰等地的黑苗村寨。1956年安龙县的“卡牛档”参加都匀市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1981年参加黔西南自治州建州庆典,还多次参加黔西南自治州各县的大型文艺演出,都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和广大观众的喜爱。

“卡牛档”在黑苗寨子中流传的历史悠久,人们喜闻乐见。通过舞蹈,表达了人们对新生命诞生的喜悦和对新生命长大成才的祝愿,欢快恢谐的舞蹈更透露出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原始古朴的“卡牛档”,对于研究苗族史和舞蹈学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现在,由于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苗寨中许多青壮年已外出打工去了,再加上受到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现在苗寨中很少有人跳“卡牛档”了,即使遇寨上人家办满月酒,也因人员不够而无法进行。目前,“卡牛档”正面临后继乏人、濒临消亡的危险,保护、传承好这一优秀的苗族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12

上一篇:苗族的姓名

下一篇:苗族的宗教信仰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