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客家木鱼

客家木鱼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4-10
客家木鱼

客家木鱼是广西合浦、博白、陆川、浦北等县说客家话地区人民的传统说唱艺术,是客家民间文艺的奇葩。

据史料记载,客家木鱼源于合浦县曲樟乡的廉湖书院,由格调高雅、音律悠扬的宫廷曲艺发展而成,其最初的曲调名为《金牡丹女·书院情》。这其中还有一个婉转动人的爱情故事。

相传清朝乾隆年间,广西河蟹有一名叫缪单坊的书生到廉湖书院求学。在求学期间,缪单坊与来自广东高州的该书院老举人金先生的独生女儿金牡丹一见钟情,互生情愫并订终身。双方约定,缪单坊中举之时便是两人喜结良缘之日。

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缪单坊终于中举。但就在缪单坊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到廉湖书院找金牡丹时,金牡丹已不知去向。目睹人去院空,缪单坊心情澎湃,便用宫调套词谱出了用客家话演唱的《金牡丹女·书院情》。此曲一经唱出,便在书院中传播开来。同时,缪单坊为寻找金牡丹女,以此曲教会当时的戏班和乞丐,并赠了一定的酬金,让他们四处传唱,以歌传情寻友。就这样,《金牡丹女·书院情》首先唱响了当时的大廉垌(曲樟)和六湖垌(公馆),后又广泛流行于两广客家人聚居地,尤其在今合浦曲樟、公馆、白沙等地广为传唱,几乎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用木鱼或梆筒击节(节奏缓慢、均匀、无急缓变化)吟唱,边走边击,边击边唱。曲调明快流畅,易学易唱,男女老少皆宜,有喜心悦目的感受。基调可重复、对唱、联唱、独唱,亦可清唱或器乐伴奏。曲调悠扬,常听不厌。

传统的客家木鱼,表演时由一人手敲木鱼,另一人以客家话吟唱,后来增加二胡、三统、扬琴、琵琶等乐器伴奏,并发展成对唱、群唱等形式。客家木鱼反映的内容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新中国成立后编演的客家木鱼,多以反映农村生活和生产建设为主。唱词也由原来的“缪单坊”派生为“牡丹花”、“依都呀”;“一对鸳鸯对凤凰啊”派生为“那个呢呀百花依齐放”、“朵朵葵花向太阳”、“一对鸳鸯对红花啊”等等。

客家木鱼的笃笃木鱼声,韵律饶有情趣,歌词通俗易懂,能念能唱,为广大客家人所喜爱,即便不懂客家话的人,读了歌词也为之神往,真可谓“绕梁间,三日犹难去”。200多年来,客家木鱼深受桂南客家地区人民的喜爱,它曾娱乐了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民。

但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如今的客家木鱼已后继乏人,传统文化几乎断脉。据调查,如今40岁以下的客家人已不知“金牡丹女”为何物。为此,当地宣传、文化部门应大力做好客家木鱼的搜集、整理、包装工作,积极向自治区、国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株在客家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民族民艺奇葩继续散发诱人的芳香。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