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客家俗谚说解

客家俗谚说解

作者:不详来源:小米阿哥2018-12-06

坐船望船走

语意:比喻同舟共济。也寓意一帆风顺。

世上三样苦,行船、打铁、磨豆腐。

船家日日漂泊在江河湖海,风吹浪打,凶险莫测。基于强烈的安全意识,自古船家多有忌讳。《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云“食鱼无反”,此处“反”和“翻”音义相同。鱼吃完一面,不能翻过来再吃另一面,此俗明显受到船家忌讳说“翻”的影响。又《淮南子·说山训》记载说,船家渡河时,不能说风浪波涛之类的字眼,同样是因为忌讳翻船。《礼记》告诫人们睡觉时不能趴着睡,这与民俗资料中船家的忌讳一样。据说男人在水里淹死漂尸时,都是脸朝下背向上。“行船走马三分命”,祈求平安的心理支配了船家的一切。

为了生计,客家人多常年奔波在外。在交通闭塞的年代,人们除了行路,坐船是最主要的代步工具了。

“坐船望船行,种花望花开。”大家同坐一条船,尽管各有各的盘算,各有各的营生,然而无不希望一帆风顺,平安到岸。《孙子·九地》云:“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共坐一条船,共渡一条河,彼此有着共同的利益,唯有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方能战胜一切困难。

“千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床眠。”有缘坐上同一条船,无论是相识的,还是陌生的,均同样命运,一样的未来,安全到达目的地乃所有人的共同心愿。

同一个组织,共一个团队,应该都是志同道合者。正如同坐一条船上,只有精诚团结,放弃争端,搁置争议,才能将共同的目标达成,“船”方能够安全地愈行愈远。

食人碗前,讲人碗背

语意:比喻忘恩负义。

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373年-1620年),一天,高排村相公邱老爷家里来了三个叫化子(乞丐),一老两少,自称来自当今天子的祖家安徽凤阳。正值食昼(午饭)时间,叫化子们饿得已经是肚皮贴背囊了,于是站在邱家大门前一个劲地敲着碟子,唱着凤阳花鼓调。邱老爷很是同情他们的遭遇,于是邀进门来,让他们和家里的长年(长工)一起用餐。

叫化子们端起饭碗便三下五除二一连吃了两碗饭,干枯的脸色随即泛起微微的红光。到了吃第三碗,年长的叫化便开始嘟哝起来,说邱家的菜都没有放盐似的,味道太清淡了,而且一块鱼一块肉也没有。其中一个年少的则说邱家饭碗的碗背太粗糙,嘴巴贴在那里的感觉很是难受。邱老爷一家实在是听在耳朵里,懊恼在心里。

“食人碗前,讲人碗背”大概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

世间常有忘恩负义之人,轻易就忘记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背弃自己对别人的道义,因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来。“君子不记旧恶,以德报怨;而小人忘恩背义,至以以怨报德。”(出自宋代崔鷃《杨嗣复论》)

君子也罢,小人也罢,做人最起码的良心不可丧失,否则就果真“猪狗不如”了。你拿米饭喂狗,狗不仅摇尾巴对你表示感谢,还不时抬头深情地望你一眼,让你心里一阵热乎。

得人恩果千年记。韩信不忘漂母当年的一饭之恩,功封楚王之后竟以千金作为报答,所体现的正是一种知恩必报的中华美德。

面皮八尺厚

语意:形容不知羞耻。也指大胆勇为。

面皮,即脸皮、脸面,有厚的,也有薄的。

面皮薄者,做起事来总是前怕狼后怕虎,顾得头来又担心尾翘,往往一筹莫展。稍遇到小小挫折,则心慌意乱,患得患失。生怕威风扫地,颜面全无,到时无地自容。

面皮厚者,做起事来总是大胆勇为,不拘小节,因而冲锋陷阵,无所顾忌。往往将所谓的颜面、自尊抛诸脑后,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

俗话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所谓的“坏男人”并非一定就是道德败坏、人格低下之人,但确实是“面皮八尺厚”的死皮赖脸之辈。“坏男人”凭着不知羞耻、不顾脸面的狂热,在女性面前敢想敢爱,敢做敢当,投其所好,遂其所愿。许许多多的“鲜花”皆经不住甜言蜜语的浸泡,于是乎一朵朵插在了“牛粪”上,心甘情愿委身于人。反观面皮薄如豆腐皮的“好男人”,一见到女孩则脸红耳赤,则手在抖心在慌;即使“鲜花”有意,频频暗送秋波,也是流水无情,不敢启齿表白自己的爱意。如此这般顾面子,哪来阿娇坐客堂?在追求情爱方面,客家人还偏偏就有“面皮八尺厚”的传统,大胆、热烈、顽强,当然也不失真挚,不乏柔情。这方面,数以万计的客家情歌足可佐证。

“面皮八尺厚”并不意味着不要脸。一如韩信甘受胯下之辱,不是韩信不顾个人尊严,而是以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勇力去面对一切,最终成为汉王朝的开国元勋。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