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武定彝族哭嫁歌

武定彝族哭嫁歌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6-17
武定彝族哭嫁歌

亘古以来武定是雄冠三十七部之首的罗婺部的发源古都,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神奇美丽乐园里的彝人,自然受罗婺文化的熏陶和哺育,罗婺文化又似一脉血液样注入了武定彝人的身心里,而这一文化中武定彝族哭嫁歌像山头盛开的马樱花样年年岁岁火火红红,传承哭嫁歌的正是温柔多情的武定彝家女人们永远不变的一首首浓浓的乡音乡情。

走进武定罗婺故土这片神奇美丽的彝村彝寨里,跋涉在那一条条曲曲弯弯的鸟肠羊道上,不论你钻进上千人居住的彝族大寨子中,还是来到几十户“独霸”一座山头的彝家小村子里,尤其是每年那一片片山地里溢满丰收的喜讯时,勤劳的武定彝人男男女女们便欢歌笑语地把丰收的喜讯带回家里,然后挂在房前屋后的一排排粮架上,男人们用丰收的粮食酿制一罐罐甜而醇香的武定彝家小锅酒,在这样的季节里村村寨寨都浸泡在酒气加喜气的欢乐氛围中,在这样的季节里长得似马樱花样漂亮的彝家姑娘们远嫁他乡的时候,如果你走进武定彝乡的村村寨寨,不仅能喝到武定彝人醇正芳香的喜酒,而且能欣赏到武定彝家姑娘们或哀婉凄切、或抑扬亢奋、或喻意新奇、或曲尽其妙的哭嫁歌:

乌蒙雪山脚/生女有九个/九个姑娘中/八个已出嫁/唯独有一个/还不曾出嫁/为何她不嫁/她在等什么/她在等媒人/一旦媒人到/除非不生女/哪有不嫁的……

听完武定彝家姑娘哭嫁歌,从字字句句真真切切的哭嫁歌中,品尝到了武定彝人这具有浪漫色彩情调的文学风韵,读唱朗朗上口,比拟生动形象,听着让一颗硬冷的心都会变软而醉。

武定罗婺故土的山山水水,养育着勤劳勇敢的武定彝人,勤劳勇敢的武定彝人与大自然默默地抗争中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武定彝人因为有博大精深的罗婺文化滋润健长,使他们的血脉里流淌着厚重的罗婺文化,使武定彝人是一群在唱唱跳跳中创造自己灿烂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是一群一路唱着诗歌走进自己历史进程的古老民族,尤其是武定彝家女人们的哭嫁歌似乎张口就来,唱她们生活中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唱她们如梦如幻的精神生活世界。

武定彝家姑娘的哭嫁歌就似山头的树叶一样多,能歌善舞的武定彝家女人们,从小就被博大精深的罗婺文化所熏陶,她们从罗婺文化中吸取更多的精神食粮,所以武定彝家女人们张口就能唱几天几夜不落的哭嫁歌,这些哭嫁歌中,既有充满了喜庆色彩韵律的歌,也有充满悲戚旋律的调门,既有酣畅淋漓的倾诉,又有哀婉凄切的歌声……听,又传来了那首悲戚的旋律:

阿妈的姑娘/在我家时候/睡觉不愁见/头枕母手上/我嫁到他家/鸡叫起做饭/天亮就吃饭/阿妈的姑娘/挑水有浑水/知者他会说/雨天浑水多/不知者会说/懒人挑浑水……

在朗朗上口的哭嫁诉说中,新娘从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寨远嫁到他乡生活后的一种感受,从每天的生活韵味中,用赋有哲理性的语言情调,把一个远嫁他乡的新娘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露出了武定彝人哭嫁歌的文化艺术风姿。

武定彝人的哭嫁歌确实丰富多彩,生活在武定彝山彝寨的彝家女人们,人人都能张口唱一大堆生动感人的哭嫁歌,几乎每一种比拟都具有浓郁的彝人生活气息,几乎每一种旋律都没有脱离生活这首永久的歌谣。可以说武定彝人的哭嫁歌是一部抒情叙事长诗,那节奏音乐时而高吭,时而低诉,时而欢乐,时而凄凉,欢乐时旁边的人都会笑声朗朗,凄凉时人人都会流泪,从声调韵律到唱词节奏旋律都十分优美。

听着武定彝家女人们的哭嫁歌韵律,看得出武定彝人是一个豪放和欢乐的民族,从这一首首豪放、质朴、委婉、深邃、凄切、欢乐的哭嫁歌中,可以品尝到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罗婺文化风姿。

《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新娘哭唱可以任意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其情其景是这样的:

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亲友,在场院里用树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铺上青松毛。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离开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别父母,依依难舍,哭号陈词:

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长。

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

留种心得意,被弃心不甘!

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

留子守家业,把女嫁出去。

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

……

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当然无法睡着,听风远处传来阵阵鸡叫声,想到很快天就要亮,太阳就要出来,自己就得离开家园,出嫁他乡,禁不住悲从中来,于是又边哭边唱道:

青棚十一排,亲朋已熟睡。

姑娘还不睡,不睡为什么?

志在守田园,要居自屋内。

守既不可能,管家亦不成。

不守心尚可,不管心难安。

……

姑娘非常不愿意离开爹娘,离开从小相处的伙伴,离开家园,可是时间快到了,又不得不离开:

但愿鸡莫叫,鸡若肯不叫,

炼银镶鸡嘴,炼金镶鸡冠。

但愿天莫亮,天若肯不亮,

炼金铺天宫,炼铁铸天城。

但愿日不出,太阳肯不出,

背泥补山孔,挑水洗山峰。

……

进而又想到被娇惯的少女时代,想到将来的命运,更是有许多话要哭诉:

生长母家时,睡时枕母臂,

饥时食母饭,寒时穿母衣;

不下塘汲水,不上山砍柴,

挖菜不攀篱,慈母为照理。

嫁到夫家去,砍柴登高山,

汲水下池塘,挖菜攀刺篱;

菜叶若枯黄,夫家说闲话,

汲水水浑浊,夫家闲话多!

……

哀哀陈词,一唱三叹,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据说,从前姑娘哭嫁,歌词多为即兴而发。有的“哭”得比较好,表达了大家的心意,便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经过数代人的修改加工,传承至今,便成了彝族文学中极有感染力的著名抒情长诗《哭嫁歌》。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