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广东韶关客家“扛阿公”民俗

广东韶关客家“扛阿公”民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20-04-14
广东韶关客家“扛阿公”民俗

深藏于大山之中的曹角湾村是广东历史文化名村,是一个始创于清初的邓姓客家古村落。村中完好地传承了240多年历史的民俗庆典“扛阿公”,是粤北客家人独特的民俗活动之一。

据介绍,“扛阿公”民俗活动在民国时期因战争原因中断了70多年,一直到2012年才得以恢复。

2012年6月,在村民的倡议下,中断七十多年的“扛阿公”民俗文化文化又恢复起来了(时间为一天),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得以传承。

曹角湾水口庙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66年),至今有459年的历史,位于村北约1公里溪边东岸。庙里分别供奉:盘古神、五谷神、峒主神、二公神、三公神。

“扛阿公”活动,是在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从庙里请出“阿公”,扛回村里的祠堂让村民祭拜,祈求五位“阿公”保佑村民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扛阿公”活动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在农历五月三十日为“扛阿公”的准备工作,洗净“扛阿公”的轿子、红绸带等;

第二部分是“接阿公”,于农历六月初一上午,村民集中排队,前往水口庙请出木雕的阿公,分别是盘古神、五谷神、恫主神、二公神、三公神,先在小溪为阿公洗脸擦身,披上红绸,再由村中青年分五部轿子扛上阿公巡游田皿,在八音的伴奏下,边游边放鞭炮,扛回村中祠堂,供村民祭拜,祈求五位阿公保佑村民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中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敲锣打鼓舞狮子,迎接阿公进祠堂,周边群众亦闻讯赶来,参加这一民间盛事,场面热闹非凡,如同过小年;

第三部分是民间传统艺术跳纸马、舞春牛、唱采茶、对山歌等文艺表演;

第四部分是阿公归位。将阿公送回水口庙供奉。

“扛阿公”是粤北客家人独特的民俗活动之一,恢复这一民俗活动对研究和探讨粤北客家民俗文化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对传承粤北客家民俗文明有积极的意义。

扛阿公由曲江区文化馆成功申报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