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4-02-28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惊艳世界的舞蹈:老虎笙

在我们云南楚雄州双柏县,“笙”就是舞,舞就叫“笙”。原来,老虎笙是我们云南彝族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一种消灾驱邪,纳吉迎祥的原始文化,融汇了宗教、文学、社会和民俗学的原生态舞蹈,属巫术文化。1万多年前混沌蒙昧时期产生的舞蹈,能在民间一代一代原汁原味完整传承至今,弥足珍贵,实在稀奇、罕见,令我肃然起敬。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云南罗婺彝族天生崇拜老虎,视虎为神灵,自诩是虎的民族、虎的后代。楚雄彝族自称“罗罗”,意为虎族,男人为“罗罗颇”,即公虎,女人叫“罗罗嫫”,即母虎。彝族视世间万物都是虎的化身,虎神是万物之神,是彝族共同的祖先。在彝族创世史诗《梅葛》中这样唱道:“远古的时候,天上没有太阳,天上没有月亮……天上什么也没有,地上什么也没有……天神来造天,虎脊撑天心,虎脚撑四方,……虎头化天头,虎尾化地尾,虎鼻化天鼻,虎耳化天耳,左眼化太阳,右眼化月亮,虎牙化星星,虎皮化地皮,硬毛化森林,细毛化青草,虎血化江河湖海,大肠化大江,小肠化河流,排骨化沟坎……时到今日,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有近50万自称是“罗罗”的彝族人,把虎的同类——猫,当作家中的活祖先,常年祀奉,禁忌戮杀。

在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大庄镇木久郎村,每年正月都要跳老虎笙祭拜虎神,这个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又叫虎节,彝语称为“罗麻”。祭祀活动是这样的:先由彝族毕摩请虎神,用算卦方式在村子里选出8名体魄健壮的年轻人作为8只老虎,用黑毡扎于身上作虎皮,虎耳高耸,虎尾粗壮,裸露在外的胸、脸、手、脚则用黑、黄、红、绿等颜色画上虎纹,额头上绘一“王”字,然后在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化妆成老虎的人只能表演,不得再言语。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虎节从正月初八落日时开始,正月十五日出前结束,主要仪式有接虎、祭虎、跳虎、送虎等。活动期间每日增加一虎入场跳虎舞,增至15虎时,即到正月十五日为“斩扫祸祟、送虎东归”日, 15只老虎都出场后,这时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全村男女老少为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摆酒祝贺,彻夜狂欢至天明方散去。

跳虎舞时,村寨里家家户户燃香烛供虎神,待人们在毕摩的引导下把虎神从山中接回村里时,虎舞就依次在每户人家逐一开跳,从房前跳到房后,从门前跳到屋里,每户人家都要热热闹闹地跳一场虎舞。程序是这样的:八只老虎先在主人家场院里跳九圈,然后两只公虎进堂屋半跪在门槛上,两毕摩身穿无领长衫,头戴篾帽,手持竹竿和法器,竹竿上高挂一葫芦,葫芦底部通几个洞,内装火灰,站在门外两侧,将一只脚踏在“虎”背上,边摇铃铛边念经,大意是:今天是天赐黄道吉日,我们来某某家跳虎,以驱邪除魔,求虎神守卫,保佑某某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康……这个“驱鬼除祟”的过程,彝语称为“罗麻乃轰”。

夜晚,村头寨尾燃起篝火,跳虎的队伍绕寨而舞,最后在一块宽畅的晒场上,众虎各自用力抖动脖子上的铜铃,锣鼓叮叮咚咚,开始跳犁田、耕地、耙田、撒秧、薅锄、收割、打稻谷、扬谷等稻作生产劳动舞蹈,或重复跳老虎出山、老虎开门、老虎找食、老虎找伴、老虎搓脚、老虎勾脚、老虎穿花、老虎摆尾、老虎亲嘴、老虎孵蛋、老虎搭桥、老虎开路、老虎盖房等一系列居家、生活、繁殖后代的舞蹈动作,彝族群众可前往观看,若有捣乱者,老虎会用尾巴击之,被虎尾击中是件不吉利的事。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虎舞,解放前流传十分广泛,除州内的双柏、南华、楚雄、武定、姚安、牟定等县市外,相邻地州的禄劝、景东、新平、峨山、弥勒、南涧、泸西、易门、开远等县市的彝族民间都有流传。解放后(1952年)因种种历史原因指责为“封建迷信、伤风败俗”而遭到禁锢、批判,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使社会环境逐渐宽松,虎舞才又在哀牢山深处的双柏彝乡盛行起来。1982年春天,台北清华大学人类学家王秋桂一行20余人来到双柏县法脿镇小麦地冲村考察,在村头迎接他们的竟然是8只“老虎”,“老虎”身披黑毡,头扎两只大耳朵,屁股上一根粗壮的虎尾向上翘着,跳着舞迎接客人,教授们都被这场景惊呆了。

二十多年来,双柏虎舞引来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无数专家、学者、留学生一次次上门造访、拍摄,来者无不为之赞叹、震惊。1997年,双柏小麦地冲的跳虎队应日本文部省邀请,参加了在日本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民俗民间艺术节,日本报刊、电台、电视台争相报道,世人一片惊叹,引起了日本文艺界、新闻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兴趣。2000年秋天,双柏虎舞应邀参加了法国蒙多瓦市蒙特利尔国际艺术节,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国连续进行了为期51天共计56场演出,观众场场暴满,彝族原生态虎舞再度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神秘的彝族“老虎笙”

彝族“老虎笙”,因充满神秘色彩而吸引了众多的民俗学家和社会学家。跳笙时,音乐舞蹈被包裹在浓郁的宗教色彩中,成为人们研究艺术与宗教的“活化石”。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山里的马樱花开得火红时,绿汁镇白沙坡一带的彝族群众都要欢度一个奇特的节日––虎神节,当地群众称为“罗麻”。

节日期间,村里的成年男子用披毡化装为“虎”,手脚绘以虎纹,伴随着老虎安笙调、撒秧调、穿花调等彝族调子,在“老虎” 头的率领下,于稻场中跳起原始的生殖、生产、生活舞蹈。这些舞蹈中可以明显地看出耕田种地、薅秧打谷、上山狩猎的动作,让人想到艺术的起源。跳完古朴的舞蹈以后,“老虎”们逐家逐户除鬼驱祟。每到一家,“老虎”们一边念着“金银财宝要进来,伤风感冒要出去,南北老虎送北方”等祝福性的话语,一边舞蹈,每家则拿出猪肉、红唐、香用作酬谢。到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男女老少一齐参与,从月亮出来一直跳到午夜,把“老虎”送出村外,然后一起在村外煮饭吃,共同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专家们认为,“老虎笙”是彝族先民虎图腾崇拜的遗迹,也是傩戏的一个重要源头。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