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风情 > 贵州纳雍苗族特色民俗

贵州纳雍苗族特色民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9-06-05
贵州纳雍苗族特色民俗

族称分布

苗族有悠久历史文化,居住在纳雍的苗族据有关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古时“三苗”一部分由陕甘一带南下进入今川、滇、黔,流徙、定居于包括纳雍在内的黔西北等地,《水西全传》载:“南北朝时梁、陈年间(522~555),彝族辖区就有黑苗九万人过境,有的定居在‘布诺’、‘阿哲’主辖地的总溪河畔”,形成今纳雍苗族的一部分。

在元代,湖南宝庆苗族的一部分,在元末战乱时避居省内的水城等地(当时纳雍的阳长、以角等地属水城所辖);明代,朝廷有组织的移民,从外地征集,屯戍境内及附近的苗族军人留居境内;清康熙初年,吴三桂从川南和广西征集苗族人讨水西,其屯戍的部分苗族军人留居下来;清咸丰八年(1859)韭菜坪起义的苗民一部进入境内以麦地夹马洞一带定居;清同治五年(1866),祝万春、何玉堂领导的苗民义军失败后,当时的大定府将其3千多人安插于纳雍河、白泥屯(今百兴)、海座、阳长等地;同治六年(1867),毕节猪拱箐以陶三春、陶新春为首的苗民义军战败后,有500多人进入龙场地尾等地定居。

解放前,人们常以服饰的差异分为“花苗”、“黑苗”、“白苗”、“箐苗”等,解放后统称“苗族”。

纳雍苗族人口,分布于全县原12个区镇,79个乡镇。其中1万人以上的有姑开区;5千至1万人的有阳长、维新、龙场、乐治、治昆5个区;1千人以上5千人以内的有鬃岭、居仁、百兴、张维4个区和阳长、海座、堰塘等25个乡镇;除巴雍、杓可2个乡无苗族外,1千人以内的有54个乡镇。到1997年,纳雍苗族人口733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64%。境内苗族为大杂居小聚居,苗族村寨少则几户、十几户、多则几十户、上百户,大都以一个、几个或近亲家族组成1个村寨,也有部分人家与其他家族或其他民族杂居的。

民族服饰

纳雍苗族服饰,因支系和居住地域差异,各不相同。操第一次土语的苗族,历史上男女均蓄长发,并以红头绳、红毛线与头发共绾发髻盘头。男穿右衽白麻布长衫、腰系白麻布带、外罩无扣、无袖、中开襟和织锦、挑花刺绣的花披肩(男女均有),称“花背”。下着白色麻布长裤。妇女一般两耳戴“耳坠”,上身穿宽袖、大领、正开襟蜡染花短衣,下着蜡染百褶裙,绾发髻于头顶(老年妇女绾发髻于前额),未婚女子不结裙脚。冬、秋季,男女均披以羊毛擀制的披毡,小腿套以特制的羊毛毡袜。

操第二次土语的苗族,男穿靛染蓝色右衽麻布长衫或对襟多纽绊(扣)短衫,下穿蓝色或白色宽裤脚麻布或棉布长裤,腰系麻布带,青年男子的腰带两头绣有花纹,并于末端留“耍须”。女子在15岁前,多以绿头绳与头发相辫绾于头部一侧,下穿蓝色蜡染百褶统裙。16岁以后的女子不论婚否均“插木梳”,即将头发绾髻于头部右后侧,再插上一把套有较多发绳的特制花木梳,在原发髻上斜绾成螺旋形发髻,称为“歪梳”。身穿右衽开襟无扣、绣花蜡染相间拼接的短夹衣,下着挑花、刺绣、内衬麻布并以青或蓝棉布外罩、双侧打褶的长裙,前系精心刺绣、百褶而由三段拼接,两边缀以花边兰干的围腰。有的地区的围腰为蜡染图案的荷包。脚穿绣花、翘鼻、厚帮、深统、皮底钉鞋。扎白棉布裹腿,身披特制的蜡染麻布夹披肩。青年女子戴银质耳坠,有的还戴铜质项圈和手圈。

操第三次土语的苗族,男女都以头发绾木梳于头顶。男子的木梳小、短,女子的木梳大、弯、长。因男女均绾木梳称为“木梳”苗。男女服饰均以白麻布为主线,又称为“白苗”。妇女衣服在无饰青衣的袖口处,拼以许多红、黄、白、蓝等色的布料剪成的小三角形和在前后襟刺绣各类花纹图案、下穿多腰白色百褶长统裙。已婚生育的妇女均接上一道青色或蓝色的裙脚。披肩和外披均以挑花刺绣装饰,男女皆可穿着。

操第四次土语的苗族,青年男女上穿青色或蓝色对襟衣,下穿青、蓝色或白色长裤,老年男性身穿青色或蓝色右衽长衫,下着青色或蓝色、白色长裤。妇女上穿绣花、蜡染中开襟无扣衣、上衣留有与裙脚齐的以蜡染横干图案点缀的长方形后摆,系蜡染图案围腰,下穿过膝蜡染百褶统裙,头以较多发绳和头发将两头宽大、中间带齿的长弯形木梳绾盘于上,因此称其为“长角”苗。有的常以青布或蓝布罩于头上,小腿扎以白色棉布裹腿。

苗族男女服装,历来均以自种麻、自织布、自刺绣、自染色、自制衣裙而著称,特别是女子终生穿着的服饰(衣裙),在婚前,要在母亲的指点下,全部由自己制备齐全,不向别人购买。随着社会的发展,苗族服饰在用料及款式等方面已有较大变化,但许多地区仍保持较为浓厚的民族风貌和特色。

12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