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民俗 > 时令节气 > 武夷山的祭春民俗

武夷山的祭春民俗

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8-04-17
武夷山的祭春民俗

一年之际在于春。武夷山民间对“春”充满敬仰,除了阴历年的“春节”要祭祀外,农历的“立春”也必须祭祀。

我国在历法上是“三历”并行的国度。一种是“阳历”即太阳历,即从西方引进的格里历,也称西历或公历,我国从孙中山创立民国后推行,1月1日为元旦,武夷山百姓称洋历;其次是“阴历”即以太阴(月亮)望朔为计月周期辅以加闰而趋同黄道周期的历法,以正月初一为元旦,武夷山百姓称古历;第三为“农历”即以动植物生息或服务农事活动为计的历法。农历年周期按太阳的热力程度,即天文的黄道轨迹平均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刻度,其中的“立春”即为农历年的元旦,二十四节气之首。成语“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指的就是“立春”之“元”。

作为以农耕文明繁衍生息的武夷山区百姓,对农历非常重视,尤其对“立春”节气极为崇敬,如同“清明”节气,也是极庄重的节日,自古无论官方和民间都有迎春、祭春的制度与传统习俗。民国版《崇安县志》记载:“迎春之制:有司预造春牛、芒神于东郊春牛亭。立春前一日,知县率属至亭拜祭春牛、芒神于县头门外。”“鞭春制:立春日,知县率属于春牛、芒神前拜祭。祭后各报,彩仗排,立擂鼓系牛。”“立春,民间以茶、果、饭、白菜(即油菜)迎春,间以红贴书‘新春大发’、‘福随春至’等字贴之。”“(饭塔祭春)塑饭高尺许,插花以红纸附葱其旁,名春饭。”

芒神即句芒,也称木神,相传为司春之神,中国无论南方北方都作为耕牧之神祭祀。解放后官方祭牛、祭芒神等祭春的制度与活动都彻底废除停止,但民间仍有一定传承。

武夷山的祭春与本邑百姓春节的“分年”祭祖相似,先后祭拜天地祖先等神灵,但重点对象和主题各有侧重,祭祀的供品与形式也与“分年”等有较大不同。立春之祭除食品外,突出了一些植物、花卉及用红绸或红纸书写的祝词等陈列;仪式重点为对上天焚香念祷、敬奉茶酒及燃放鞭炮等。如果说“春节”的祭祀主要是为感恩祖先神灵在过去的一年给予的庇佑之情,那么“立春”的祭祀更重在祈祐天地神灵给予新的一年祥和安康、年丰人寿之愿。如果说春节之祭相对肃穆与庄重的话,那么立春之祭则相对浪漫与诗意。

民间的祭春仪式,都在室内厅堂前进行。一般是八仙桌作为供桌,桌上除陈列与使用年糕、鱼肉、糖饼、坚果、水果、茶酒、香烛、纸帛、鞭炮等,还摆放花卉、柏枝、冬笋、白菜(油菜)、青葱、祝词条幅等。其中年糕上要贴一片红纸并放一穗柏叶,白菜要已开花或长出蓓蕾的,冬笋要带壳的,青葱要连根须的。这些植物都要用红纸条束腰,并且都要置于盛有净沙的大碗中;花卉和鲜柏枝分别插于花瓶中。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