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
昆山方言中常说某人“二百五”,意指办事不精明。出点是这样的——
两千多年的春秋时期,河南洛阳有个叫苏秦的人,他用“悬梁刺股”的求学精神,通读了姜太公兵书后到各国去游说。当时秦国最强大,他时刻想吞并诸侯,统一各国。苏秦凭他三寸不烂之舌,倡议合纵。公元前318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终于联盟,建立了合纵国。
秦王得知六国合纵抗秦,派刺客到齐国,与齐宣王的重臣田文合谋刺杀了苏秦。齐宣王为了替苏秦报仇雪恨,心生一计,把苏秦的头颅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并贴出告示:苏秦里通外国,是个卑鄙小人。他被杀死,罪有应得。今我赏赐黄金一千两,奖励为民除害的侠士。告示贴出后,先后有四个人前来领赏。齐宣王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说苏秦是自己杀死的,那么这一千两黄金怎么分配呢?”那四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每人二百五。”齐宣王听了这般言语,怒发冲冠,一挥手说:“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砍了。”
从此以后,“二百五”这个方言俗语就不胫而走,成为“憨大”、“傻瓜”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王长根)
十三点
在苏南一带,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为“十三点”,此话用来形容言语、行为不太正常、不合情理的人。
据传,“十三点”这句俗语的来源是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台经典戏剧而来。这个剧目几乎家喻户晓,祝英台回家,梁山伯热情地十八相送,祝英台运用各种比喻,表面自己是个女子,愿与梁山伯结为夫妻,可是梁山伯呆头呆脑,毫无知觉,反而责怪英台,完全像个傻子。而且,“梁山伯”三字的谐音,可以读成两、三、八,这三个数字加起来正好是“十三”。
同时,“十三点”也有痴呆的意思。这一个“痴”字,正好也是十三划。因此,“十三点”一语原出于隐语。梁山伯是十三,书童四九加起来也是十三,而一个“痴”字又是十三划。故而“十三点”在民间被广泛使用。生活里,像梁山伯那样的人都被称为十三点;又如甲、乙两人在一起讲话,甲对乙讲了许多话,可乙还是没能理会,傻里傻气的样子,甲就会气恼地说:“你,十三点啊!”意思是跟梁山伯一样的傻气。
以上是贬义的一面,可还有褒的一面,比如:某人拿出自己的积蓄,捐给了慈善机构,朋友就戏谑地对他说:“捐这么多钱,你十三点啊!”这又宛如祝英台爱梁山伯之意,表示了亲热支持。(高柏勤)
拖油瓶
寡妇改嫁后带到男方去的孩子。为什么是“油瓶”?原来,后来的男方往往在娶亲文契上加上一项,说是“拖带有病子女若干随来夫家”,即使小孩子很健康也要这样写,日后若有三长二短可摆脱干系,免得生父族中之人前来纠缠。如带来的小孩受继父虐待而死,可解脱责任。久而久之,便成通例。凡娶有孩子的寡妇时,必注明“拖带有病……”,因“有病”与“油瓶”在昆山话里同音,渐渐地讹成是“拖油瓶”了。(郑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