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客家佛教文化

客家佛教文化

作者:吴菲来源:网络2020-04-18
客家佛教文化

客家佛迹——客家地区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是汉代从天竺(印度)传入中原,客家人不仅从中原带来了南北汇通的客家文化,同时也带来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大规模纵迁横跨的迁徙史中,为了能更好地安居乐业,客家人崇信各种特具神力的人物,助佑他们繁衍生息,因此,客家人又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多神论者,这是客家南迁后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着文化相融合,形成多元文化的反映,客家佛文化就是其中别具一格的一项。

佛教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传入梅州地区,现存着名的阴那山灵光寺,就始建于唐朝。客家地区佛寺众多,人们还把佛教引入客家围内,有些客家围的祖公堂上,就有观音菩萨的画像或塑像,在祭祖的同时也拜观音。

每逢佛教节日,客家地区的香客们蜂拥到当地的名寺古刹,进行朝拜,其规模和重视程度,不亚于过春节。梅州地区的千佛塔寺,深圳地区的弘法寺,终年香火鼎盛,香客络绎不绝。

此外,中原文化、南粤文化、佛教文化互相融合,还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客家佛教文化习俗,如香花佛事(流传于广东梅州)、朝华(流传于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石城县、瑞金市,福建省长汀县等客家地区)等佛教民俗,这些有着浓厚客家地区本土特色的佛教仪式深入到客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客家佛缘——客家地区的本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虽被中原接受,但教义艰深,成为世俗化障碍。所以,从汉代的“讲经”、唐代的“变文”,到宋代的“宝卷”,皆一脉相承的大众传播方式,教义才为大众明白。

然而,从“讲经”、“变文”到“宝卷”,到底年代久远,与当今白话俗语相比,客家大众仍觉艰深。而且,他方民情风俗不同客家,要让禅宗教义在客家民众中生根,则应该用广大民众明白晓畅的客家语言及当地民情风俗事例,贯穿佛教教义,才能普及大众。

一位居士在谈及客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磨合融汇时曾说道,普及教义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长期累积的过程。但因佛教修持严格,并非谁都可入空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只要心中有佛,信随之可修炼而赴极乐世界成正果。

客家佛性——与佛义相通的客家人文精神

客家人“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因此铸造了他们以德树人,以信为本,相互扶助,乐于奉献,倾心回报的精神境界,而这层精神境界与佛学教义如出一辙。

极具佛缘的客家人拥有优良的品性,当他们在开山辟地的时候,巧妙地处理了各种复杂关系,从而将地缘、血缘、善缘、业缘充分利用起来,化腐朽为神奇。

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欧阳修、文天祥、陈寅恪、孙中山、朱德……古往今来,德贤双全的客家人不胜枚举。长期以来,客家人严格恪守,以德闻于天下,倍受歌颂,社会上甚至流传着“娶妻要娶客家女”之说。

客家人既以德树人,亦以信为本,谁都说和客家人打交道分外放心。在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牙齿当金使”,这句俗语充分诠释了一诺千金之意,可见客家人的守信之道。

客家人本性慈悲。每年都有全球各地的客家社团组织本着服务家乡父老共谋发展的初衷回报桑梓,服务社会,向世人彰显了客家人特有的积德行善的民风气质。好施乐善的客家人反哺桑梓之举,成为他们高于一切名誉的光荣义务。

客家佛义——善恶因果各有所报

在佛教教义中,善恶因果各有所报。由业感果,善业招乐果,恶业招苦果,众生由此而在六道中迁转轮回,不得解脱峋。

佛教中的因果律和六道轮回的观念,在客家地区就演变成为善恶报应的观念,并通过山歌、谚语等艺术形式体现出来,河源紫金客家地区有一段着名的五句板:“鸡栅脚下唔好爬,行善积德正冇差”正是积极鼓励人们行善积德,广招乐果。

佛学之虑

在客家地区,佛教文化影响深远。而相对于潮汕、江浙地区而言,客家地区的佛教信仰具有明显的现实功利主义倾向。

在客家先民生存的年代里,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识别能力的局限,不能理解许多自然现象,更无法把握自己的前途,于是从自身的现实需求出发,寄望于众神赐福其身,这也是客家佛教信众具有功利性的根本原因。

这种功利性被延续至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功利性阻隔了佛义的初衷,放大了盲从,许多人便走向了迷信的极端。

编后语

天地有大爱。一位钻研佛学的客家老者回忆说,在他年少时居住过的围龙屋里,人们讲信修睦,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各尽其力。这样一个围龙社区恰是旧时客家人生活圈子的缩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和谐越走越远了,与佛义相通的客家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功利主义的现实背景冲击下气若游丝。

客家人的佛教文化和传统的本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增进客家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有着潜移默化作用。如何以客家佛教文化增强全球客家人的向心力,成为发扬大爱、传承文化的精神纽带,是我们当代客家人应当致力研究的课题。

因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叫客家。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