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故宫三大殿的更名与匾联

故宫三大殿的更名与匾联

作者:李文君来源:网络2023-09-11
故宫三大殿的更名与匾联

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主体建筑,也是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三大殿的名称、匾额与楹联,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主流观念的反映。

三大殿名称的变迁

三大殿的名称,先后变更过三次。第一次是在明嘉靖年间,第二次是在明清易代之际,第三次是在洪宪帝制之时。

北京紫禁城的原型,是南京的皇宫城。永乐帝通过靖难之役,夺取政权,登上帝位,迁都北京。他下令仿照南京的皇宫,修建了北京紫禁城。南京紫禁城的前朝三大殿,分别叫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北京紫禁城一仍其旧,完全照搬。

了解奉天殿,先从南京紫禁城说起。明太祖本是一介布衣,通过艰苦创业,成了开国皇帝。他认为这是上天眷顾的结果,于是给皇宫的正殿(也就是俗称的金銮殿)起名为奉天殿,并规定圣旨的开头,采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固定格式。奉天,就是尊奉天命,意思是自己登基做天子,不是自立,是尊奉天命的结果。取名奉天殿,正是为了体现皇权天授的观念。

奉天殿后是华盖殿。华盖,本是紫微垣中的一组星名,共有十六颗,像把伞一样,护卫在帝星上方。天象映射到人间,帝王车驾上的伞状顶盖,便被呼为华盖。紫禁城的名字,就来自紫微垣,紫微垣是天上的皇宫,华盖星也被明太祖搬到紫禁城里,成为华盖殿。华盖殿后是谨身殿,取时刻反省自己,谨慎施政之意。

三大殿第一次改名,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奉天、华盖、谨身三殿遭丙丁之厄。嘉靖四十一年九月,重建的三大殿落成,嘉靖帝改其名为皇极、中极、建极,并顺带对三大殿周边建筑进行了配套式的更名:奉天殿前的奉天门更名为皇极门;两侧的文楼与武楼,改为文昭阁与武成阁;奉天门前的左顺门与右顺门,更名为会极门与归极门。极是准则,规矩之意。在以儒家为指导思想的明代,这个准则就是推行仁政。

嘉靖帝给三大殿改名,表面上看,是因为三大殿屡遭回禄(火灾),借其重新落成之机,用改名来冲走霉运,确保平安。实际上,三大殿的改名,是嘉靖初年大礼仪政策的延续,是嘉靖帝推行系列礼仪改革措施中的一环。嘉靖帝是正德帝的堂弟,本是湖广的藩王,与帝位无缘,只因正德帝在壮年突然驾崩,没留下子嗣,因血缘最近,被迎入北京,拥立为帝。登基以后,嘉靖帝为了证明自身帝位的合法性,推行了一系列礼仪改革。为三大殿的改名,嘉靖帝主要还是从维护自身帝位合法性的角度考虑问题的。

1644年,明清鼎革,三大殿第二次更名。入关的清人,将三大殿改名为太和、中和、保和。如果说,嘉靖帝改名,是以“极”为中心,那么清初的改名,就是以“和”字为中心。除三大殿外,还把会极门改为协和门,归极门改为雍和门(乾隆初年,为避雍正讳,又改为熙和门)。文昭、武成两阁,也被更名为体仁阁与弘义阁。太和就是大和,只要天地万物各按其正常规律运行,不发生偏差,就能维护彼此间的平衡与稳定。清人以异族入主中原,阶级矛盾之外,还有民族矛盾,为迅速稳定天下,打开局面,取“和”命名三大殿,也在情理之中。

清帝退位,民国建立,三大殿迎来第三次更名。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复辟帝制,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经过一番“共和”的涤荡,清代命名的三大殿名称,显然已不合时宜。为此,袁世凯将其分别改为承运殿、体元殿、建极殿。并将协和、熙和二门改名为经文门、纬武门。虽然官方宣传三大殿改名是为“承天建极,传之万世”,但从用字上看,考虑并不周全,太和改为承运,完全看不出洪宪帝制的新观念,倒是又捡起了明太祖奉天承运的老一套;体元殿之名,与内廷西六宫之一太极殿的后殿重名;建极之名,抄袭了嘉靖帝对谨身殿的更名,实在看不出有何高明之处。复辟失败后,三大殿又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综合来看,三大殿的三次改名,均是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合法性的需求出发,把自己的施政理念贯彻其中。从殿名的变化中,也可反映出王朝兴替与皇位变换的政治内涵。

三大殿的匾联

三大殿的匾额与楹联,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殿外悬挂的斗匾,一是殿内悬挂的匾联。

悬挂在三大殿外的匾额,字体由上到下书写,形如称量谷物的斗,故称为斗匾,后讹称为陡匾,起标识宫殿名称的作用。明清两朝,三大殿斗匾的外形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清代的斗匾上,多出了满文。清人入关之后,为保持民族特色,推行“国语骑射”制度。国语就是满语,要求旗人说满语,写满文,并规定官方正式文书使用满汉两种文字。

受此影响,紫禁城等官式建筑的斗匾上,也都加上满文。1912年后,三大殿收归民国所有,宣统帝退居紫禁城内朝。为庆祝1913年双十节,天安门至太和殿一律开放三日。在此期间,除溥仪居住的紫禁城后半部分及归逊清皇室管辖的颐和园、景山、太庙、皇史宬之外,紫禁城前朝、端门、社稷坛、西苑三海、天坛等处的斗匾上,满文都被民国政府去掉了,把原有的汉字移到中间的位置。故宫博物院在重新油饰这些匾额时,旧满文的嵌痕还依稀可见。

三大殿殿内悬挂的匾额与对联,从时间上来说,要比殿外斗匾晚的多。明代的匾联,既无实物遗存,也没有文献佐证,故无从说起。清入关后,为紫禁城宫殿内题写的第一方匾额,是顺治帝给乾清宫题写的“正大光明”匾。这之后,康熙帝给交泰殿题写了“无为”匾,并在康熙八年(1669)为乾清宫题写了“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一联。

乾清宫与交泰殿都在后廷,作为前朝的三大殿,在顺康雍三朝,一直没有匾联。乾隆即位以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观。乾隆四年(1739),乾隆帝为保和殿御题了匾联,匾曰:“皇建有极”,联曰:“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方臣庶当思容保无疆。”题写之后,反响不错。在此基础上,他于乾隆八年(1743),为太和殿与中和殿题写了匾联。从清入关的1644年算起,到此时已整整一百年,三大殿的匾联终于配置完成。太和殿的匾额是“建极绥猷”,楹联是“帝命式于九围,兹惟艰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宁。”中和殿的匾额是“允执厥中”,楹联是“时乘六龙以御天,所其无逸;用敷五福而锡极,彰厥有常。”

三大殿的匾联,均是直接选取自儒家经典,特别是《尚书》与《诗经》。其具体内容,无非是宣扬皇权受命于天,告诫自己和子孙,祖宗创业艰难,后世之君要敬天爱民,公允执政,顺应民意,永保江山。乾隆帝这样写,一是为了教化天下人心,二是为了给自己与子孙以警示。从艺术角度看,匾联一味板起面孔说教,缺乏艺术的鲜活与灵动,但在形式上却能把出自不同典籍的句子辑成合辙押韵的对联,亦可谓一片苦心。

三大殿殿内的匾额,均是横匾,从右向左书写,与楹联配套使用。三大殿的匾联,自乾隆年间悬挂,一直使用到清朝结束。民国初年,因袁世凯使用三大殿举办国务活动,殿内的匾联被撤下。又因时局动荡,保管不善,撤下的匾联下落不明。2002年9月,故宫博物院依据1900年的老照片,复制了三大殿的匾联,并按原状悬挂。

今天,曾经的风云激荡早已远去,褪尽政治色彩的三大殿,成为故宫博物院最精华部分,无论是斗匾,还是匾联,均已成为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天,它们都在向中外观众默默地诉说着紫禁城的过往。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