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北宋一流词人”晏殊,一首穿越千年的宋词魂韵,真是美到灵魂里

“北宋一流词人”晏殊,一首穿越千年的宋词魂韵,真是美到灵魂里

作者:陌尘公子来源:网络2024-05-10
“北宋一流词人”晏殊,一首穿越千年的宋词魂韵,真是美到灵魂里

前言

晏殊官至宰相,在文人圈子里,算是很厉害了。可惜,晏殊最厉害是写词,不是治国平天下。晏殊写得一首好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这方面的天赋!少年时,晏殊写诗作赋,作品堪称一绝。这事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非常惊讶。

于是,1005年,皇帝召见了这位少年天才,晏殊以“神童”的身份入宫面试,晏殊侃侃而谈,才气惊人。

皇帝十分满意,直接赐予进士,担任秘书省正字,这是一个什么官职呢?相当于现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负责整理国家藏书!

此后,晏殊在官场上虽有起伏,但相对于其他文人的跌宕起伏,已经算非常顺风顺水了。

晏殊是一代大文豪,他很重视文化教育,当官以后,大力扶持天府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

历史对晏殊的评价是“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起”,就是说,五代的时候,学校都废除了,学校的兴起是从晏殊开始的。可见晏殊对教育的贡献,所以晏殊当官,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晏殊个人的文学成就很高,尤其是他的词,他笔下的宋词,多是表现诗酒生活,悠闲自在,也有男欢女爱、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等。

他与欧阳修并称为“晏欧”,他在《涴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传诵千年,美得窒息!

晏殊一生创作了诗文接近400篇,其中有一首词,在晏殊的生命中,是很少见的一类,还被人嘲笑为“妇人语”,连他的儿子晏几道都忍不住出来为父亲辩解,这首词就是《玉楼春·春恨》。

玉楼春·春恨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春恨》写得凄美婉转,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诉说了爱情,身为宰相的晏殊,还因为此文,被文人嘲笑了一番,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晏殊笔下这首特别的词!

有人说,《玉楼春·春恨》是晏殊为少女写的一首爱情代言,晏殊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少女被少年郎抛弃了,少女终日以泪洗面,相思成疾,晏殊为少女的痴情感动了。

回到家,就把少女的故事,写进了《玉楼春·春恨》,标题写满了“恨”,全词却不见一个“恨”字,句句都是在写少女的相思,少女对少年郎满满的爱!唉!终究是被少年郎辜负了!

但也有人说,这个故事的女主是晏殊少年时抛弃的恋人,少年晏殊,鲜衣怒马,不懂爱情,时过境迁,晏殊再次回忆女主时,特别后悔,少年轻别离,不曾珍惜!

那位被抛弃的少女,多年后,成了晏殊心中的白月光,晏殊一句“只有相思无尽处”,不知是女主的相思无尽,还是晏殊的无尽相思!于是,在某个深夜,晏殊把对少女的相思写进了《玉楼春·春恨》之中,来祭奠逝去的爱情!

这里“玉楼春”是词牌名,唐宋时期,文人很喜欢填词,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诗歌,一种词牌会有一种固定的音乐节奏和风格。而“春恨”是这首词的标题,这个故事发生在春天,春天里产生一种叫“恨”的情绪!显然,“恨”与“春”是格格不入的两种画面,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有些扎眼!真是春越美,恨越深啊!

把女子“恨”拉到极致,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恨”呢?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刻骨铭心的“恨”,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的脚步,来看看这场“春恨”吧!

诗人开篇说“绿杨芳草长亭路”,这是一个场景描写!这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

诗人用了“杨柳”、“芳草”两个意象来描述,在“长亭路”的两旁有一排排的杨柳,杨柳翠绿翠绿的,一直延伸到远方,地上芳草萋萋,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光图景啊!

这么美好的时刻,在做什么呢?诗人用了三个字“长亭路”,这里的“长亭”指古代修建在驿道上的亭子,“长亭路”指驿道上的路,也指分别的路。

原来如此美的春光,却是用来离别!这样强烈的反差,给女子离愁别绪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大胆的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有一位可爱的少女,情窦初开,爱上了一位少年,不知何故,少年要离开了,少女十分不舍,一直将少年送到长亭外。

少女泪眼婆娑,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泣不成声。这古道边的杨柳,似乎也读懂了女子呼唤,在春风中不停摇曳,似乎也在挽留少年郎,这满地的芳草萋萋,似乎在说,少年,你慢一些吧!

想象的画面结束了,感觉好心疼啊!这是多么伤心的女子啊!为什么男子如此绝情呢?诗人说“年少抛人容易去。”这里的“年少”代指女子的恋人,这里的“抛人”指抛弃女子,这里的“去”指离开。

诗人感叹,这满目的春光,多么美好啊!身后的少女,多么明媚啊!而年少的人,总是不懂得珍惜,总是很轻易的将这些抛弃。

诗人只说少年郎不懂珍惜,却不曾交代少年郎为何离开,何时能归?而是用了一个“抛”字,若是少年郎因故需要离开,那么应该会交代原由,才有前面深情送别,不然深情女子一定不肯男子离开吧!很显然,女子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才有前面的依依送别,女子对男子的归来是有期待的!

再往深一层想,诗人为何敢如此肯定男子“抛弃”女子?这件事似乎女子都不知情!只能说明一件事情,这里的少年郎很可能是当年的诗人。

诗人离开女子时,并未打算回来找她,那一次,他骗了少女,他再也没有回来了!可是多年以后,诗人后悔了,再次寻时,可能找不到了,或者当年的少女已经嫁为人妇了吧!

那么接下来那一句“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应该是诗人的想象,离开的那一夜,少年郎也感受到了三月的春雨,多年以后,他体会到了女子的痛苦!

那么诗人笔下,女子有怎样的痛苦呢?

这里的“楼头”,是楼上的意思,最早出自王昌龄的《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诗人笔下的“残梦”指女子没有做完的梦。“花底”指花下。

我们大胆的想象一下,那晚女子究竟经历了什么!女子在楼上睡觉,不久,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女子再次见到了少年郎,女子沉浸在幸福的梦里,可惜,却被五更的钟声敲醒了。

女子醒来,看见空空的小楼,不禁心碎一地。女子走到鲜花旁,看到美丽的鲜花,想起了少年郎,或许是他们一起种下的吧,女子的离愁瞬间填满了心房,眼泪不停的掉下来,就像这三月的雨一样,绵绵不绝!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这真是一个多么凄惨的夜啊!多么深情的女子啊!诗人后悔错过了这位女子吗?

笔者想诗人应该是后悔了,最后两句是千古名句,也是诗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吧!“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诗人此处用对比手法,用“无情”与“多情”做对比,诗人说无情的人没有什么烦恼,这多情还不如无情呢!就像那远去的少年郎,无情之人,多么洒脱啊!连伤心都不曾有过吧,而多情的人又如何呢?

诗人说“一寸还成千万缕”这里的“一寸”指一寸芳心,这里的“千万缕”指千丝万缕,比喻离恨无穷。

那无情的人,是没有多情的人那么苦的,那少女的一寸芳心,化成了千愁万恨,苦海无边。正如柳永所言“多情自古伤离别”吧。

表面上看,这是“无情”与“多情”的对比,其实,更是少年郎与少女的对比,也是少年时的诗人与如今的诗人的对比!

诗人最后一句将“多情”之苦,做了一个升华,诗人说“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天涯海角是天和地的尽头,所以天地是有尽头的,而那人间的相思,却是无穷无尽的,把“相思”之苦,写到极致,真是悲苦了!

或许很多年以后,当初那位轻别离的少年郎,已经后悔了,可是爱情已逝,物是人非,再也回不去了,诗人无可奈何,只能写下这首“春恨”聊以慰藉,这里没有“恨”,只有诗人无尽的思念、爱意和后悔!

晏殊的这首词,写尽了依依惜别的心情,还有别离后无尽的愁苦,其实更有一种珍惜眼前人的味道!时光易逝,最好的不一定在远方,要珍惜眼前的美好,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悔恨!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管在哪个一个年龄阶段,愿我们都能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与爱的相守白头!

© 2010-2030 FengSu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吉ICP备13004070号-14   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