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创建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是四川腐乳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厂家。最早开工地位于岷江河畔的五通桥老龙坝,后合并另几家老作坊江通源、鼎和源、洪泰源而成为德昌源工作坊,主产豆腐乳。德昌源腐乳以其独有的乳黄色霉衣和特有的醇厚古朴的风味独秀长江沿岸,成为老少皆宜的佐餐佳品。1938年,孙颖川教授率方心芳、肖永澜等一批生物化学高级专家在“德昌源”作坊首次发现了制作豆腐乳的天然微生物霉菌,并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命名为“中国五通桥毛霉”,并发表在当年的《黄海》杂志第四期向全世界推广,引起了世界微生物学界的轰动。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冯玉祥、刘伯承等名人在四川时都把它作为必备的佐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重新命名为“AS 3.25号标准毛霉”,被收录入高等农林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成为教学科研及工厂应用的标准发酵用霉。1962年,当朱德委员长吃到时赞不绝口,称它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此后,德昌源豆腐乳走出了国门,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黄油”。